原創亞晨 2025-03-03 12:28:41 來源:中房網
??中房網訊 (亞晨/文)近年來,隨著各地的人員交流、購房置業、投資發展等較為頻繁,全國多個省份都主動把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列為年度重點工作,方便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更加便捷。
??四省十市啟動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
??3月1日,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四省的徐州、連云港、宿遷、淮北、宿州、棗莊、濟寧、臨沂、菏澤、商丘等10個城市正式宣布啟動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并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上述城市明確,以“全程網辦為主、線下幫辦為輔”的創新服務機制為核心,運用前沿技術,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信息高效共享。這也是我國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的最新行動,將進一步提升“跨省通辦”水平。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四省十市開展“跨省通辦”,有利于提高登記便利化水平,降低群眾辦證的時間、交通等成本,提升群眾辦證的便利度滿意度。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聯動和對接協作,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
??據該負責人介紹,我國大力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已全面實現預告登記、抵押登記、登記資料查詢三項業務全國范圍“跨省通辦”。
??目前,長三角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均實現了高頻業務全程網辦,同時正在同步推進京津冀、成渝、粵港澳大灣區、中部省份等重點區域跨省通辦,方便群眾異地遠程辦證。
??2200個市縣實施“交地、交房即交證”
??2015年3月1日,江蘇省徐州市發出全國第 一本不動產權證書,標志著我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正式落地。
??十年來,從城市房屋到農村宅基地,從不動產到自然資源,覆蓋所有國土空間、涵蓋所有不動產物權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結出累累碩果。而城鎮房地登記業務,是不動產統一登記的重要板塊。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在便利化改革方面,十年來我國大力推進信息共享、流程、人員“三個集成”,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稅“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扎實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和“跨省通辦”“全程網辦”,一般登記和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從30個工作日全面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
??目前全國有3000多個大廳、4萬多個窗口、近11萬登記人員。全國已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稅“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和“跨省通辦”“全程網辦”。有2600多個市縣開展新建商品房預告登記,累計頒發預告登記登記證明量1.2億本。累計已有2200市縣實施“交地、交房即交證”改革,惠及1800萬群眾。近2100個市縣開通“帶押過戶”業務,累計辦理“帶押過戶”40多萬件,累計涉及賣方抵押金額6000多億元。
??此外,在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方面,2024年我國完成121個宅改、350個入市試點地區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任務,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資料共享移交。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方面,目前我國累計有773個重點區域實現自然資源登簿“上戶口”,涉及25個省份,覆蓋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國家重點林區、水流、濕地、森林、無居民海島、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等自然生態空間和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部表示,下一步將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持續深化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多家房企債務重組進度更新!
2025-02-28幾家歡喜幾家愁。杭州市富陽區:買房補貼五年高速費
2025-02-272023年10月1日起,在富陽區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的非富陽籍購房人,在辦理好所購商品住房不動產權證后可提交申請。開年以來超20城優化公積金政策
2025-02-27政策更加精細化、精準化。A股上市房企2024年業績幾何?超70家發布預告
2025-02-26市場有望繼續改善,耐心等待企穩復蘇。住建部:切實推動配售型保障房建設落地見效
2025-02-24保障房輪候庫建設工作加速推進。重點城市新房成交回升,二手房同比微增
2025-02-21部分三四線城市修復明顯。金融監管總局:打好房地產各項融資工具“組合拳”
2025-02-21滿足包括民營房企在內的各類房地產企業不同環節、不同階段的合理融資需求。最高檢:2024年各級檢察機關辦理涉房地產糾紛民事檢察監督案件1萬余件
2025-02-21提出監督意見900余件,準確把握“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等房地產調控政策。
- 11:04
- 10:53
- 10:50
- 10:42
- 10:34
- 10:28
- 10:27
- 10:25
- 10:25
- 10:23
- 10:22
- 10:21
- 10:19
- 10:18
- 10:10
- 08:58
- 08:53
- 08:50
- 08:44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