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李奕和 2021-05-24 11:40:37 來源:樂居財經
??在深度布局產業、服務制造轉型升級的路上,華潤置地拉來原萬科老將劉愛明助力。
??5月19日,華潤置地(01109. HK)新晉成員企業——潤城新產業在深圳亮相。這是一家由華潤置地和中城新產業合資設立的公司,以產業運營服務和產業空間載體開發為業務布局。
??產業地產是華潤置地近年多元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曾被放到很高的位置。
??它被認為是華潤置地除城市更新、代建代運營外的第三條腿;同時,也是公司在“都市綜合體”業務模式之后,謀求下一個時代彎道超車的主要發力點。
??2020年,華潤置地實現綜合營業額1795.9億元,其中開發業務結算營業額1571.4億元;其包括城市建設運營、城市更新、長租、產業、康養、影業、教育等生態圈要素業務營業額154億元。
??此次成立潤城新產業更大的亮點或者在于,合作伙伴中城新產業背后站著的是原萬科老將劉愛明。自2015年在深圳創業,他帶著中城新產業已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六年。潤城新產業,成為華潤置地在產業層面謀求突破的切口。
??隱現萬科身影
??全新亮相的潤城新產業,業務布局產業運營服務和產業空間載體開發,力爭打造特色服務體系,精準解決產城融合發展的共通訴求和典型痛點。
??平臺圍繞“服務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戰略使命,聚焦“提供專業的產業運營服務”的戰略定位,將深耕智慧、健康2大領域,以及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智慧城市、北斗產業4大垂直產業方向。
??目前,潤城新產業在全國布局產業園項目已超50個,進駐省份10個、城市17個,生態合作企業10萬家。其中,在大灣區項目占比80%以上。園區簽約300萬平方米,運營面積200萬平方米。
??詳細的工商信息顯示,潤城新產業(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城新產業”)成立于今年3月31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項目投資;產業園區的投資;為產業園區提供管理服務;產業發展及規劃研究;產業園區規劃設計咨詢;新興產業投資;自有物業租賃;物業管理等。
??具體的股權結構中,潤城新產業由華潤置地、中城新產業全資控股的中城新產業創新發展各持股40%。在此次合作中,華潤置地將在產業資源等方面進行賦能,與中城新產業在技術運營、實操經驗等方面進行聯合。
??中城新產業由原萬科老將劉愛明牽頭于2015年創立,注冊資本2億元,經營范圍包括投資興辦實業;企業管理咨詢等。目前對外投資企業32家,控股企業82家。由劉愛明實際控制,持股45.12%。
??除了華潤置地和中城新產業創新發展,潤城新產業剩下的20%股權由一家名為深圳合創共贏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深圳合創共贏”)的企業持有。
??深圳合創共贏的大股東實際也是中城新產業創新發展,持股50%。剩余的股權則由劉愛明、中城新產業總經理馬洪波等8名自然人股東持有。
??然而,進一步的股權穿透后發現,中城新產業實際上與萬科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資料顯示,在中城新產業的所有股東中,一家名為深圳市盈達投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持有其10%股權,而該公司正由萬科100%控股。
??此外,萬科還持有上海中城聯盟4.58%的股權,后者持有83.33%股權的上海中城未來,而上海中城未來持股中城新產業23.6%股權。粗略算下來,萬科合計持有中城新產業10.9%股權,實際持有潤城新產業約4.36%的權益。
??工商資料顯示,潤城新產業董事長為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孔小凱;法人代表兼總經理為馬洪波;此外,華潤置地首席戰略官謝驥、劉愛明以及創始團隊成員王天路分別擔任董事。
??按照規劃,未來三年潤城新產業將布局全國80余座城市,落地區域創新中心不少于60個,鏈接優質產業生態資源10萬家,深度服務上市公司、國高企業及規上企業超1萬家;拓展產業園區運營服務面積400萬平方米以上,力爭打造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產業資質認定;開發建設產業空間載體50個。
??潤城新產業的最終目標是,未來還將計劃獨立上市。
??產業布局之路
??華潤置地黨委委員、高級副總裁,潤城新產業董事長孔小凱在活動當天表示,華潤置地作為華潤集團旗下城市建設與運營戰略業務單元,經過近三十年耕耘奮進,積極投身一系列城市地標項目的建設之中,鍛造了以城市大片區統籌為核心的城市投資開發運營綜合能力。
??據了解,華潤置地在“十三五”期間通過搭建“產業創新平臺”,鏈接全球優質產業資源,成功打造了深圳南山科技金融城、青島海洋智慧小鎮、廣州潤慧科技園等一批產城融合標桿示范項目,開拓了“六城一體”產業發展創新路徑。
??事實上,過去幾年中,產業地產是華潤置地多元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并曾一度被放到很高的位置。它被認為是華潤置地除城市更新、代建代運營外的第三條腿;同時,也是公司在“都市綜合體”業務模式之后,謀求下一個時代彎道超車的主要發力點。
??華潤置地華南大區副總經理趙榮曾經提到,華潤對于旗下的地產業務發展思路歷經三變。
??第一,2000年代之前,華潤通過并購試圖打造中國房地產的江湖霸主;第二,2000年代之后,華潤置地通過 “都市綜合體”業務模式進擊行業前十;第三,便是華潤置地發力產業地產,謀求下一個時代的彎道超車。
??其稱,華潤置地要在未來競爭中力保行業前十,重新尋找“黑馬業務”是一條必由之路。而這一重任,正落在了產業地產的身上。基于此,華潤置地開啟了迅猛的轉型之路。
??2017年7月,在將旗下的商業地產事業部調整為一級組織機構不足一個月后,華潤置地成立了新的產業基金事業部。這個全新的部門同樣為華潤置地的一級組織機構,由當時的副總裁王堅強兼任總經理。
??該產業基金事業部旨在以推動華潤置地做大規模、創新轉型為目標,圍繞房地產產業開展各類基金業務。
??2018年,房地產企業紛紛“去地產化”,尋求多元化轉型。當年4月,華潤置地展示了“六鎮一體”的產品戰略(一體:智慧城市綜合體慧城市綜合體;六鎮:智能小鎮、健康小鎮、空港航城、文旅小鎮、時尚小鎮、田園綜合體),第一次向外界詳細披露了公司在產業創新領域的新目標。
??同年7月,華潤置地提出從“銷售物業+投資物業+X”的多元化發展,逐步向“城市綜合投資開發運營商”轉型,著力布局城市建設運營、城市更新、產業平臺、創新業務等業務板塊。
??2018年8月,華潤置地拿下青島市黃島區濱海大道北、瑯琊臺南路西地塊。這是華潤置地的首個產業地產項目,命名為青島西海岸海洋智慧小鎮,當時與華潤置地合作的,正是中城新產業。
??這也不難理解此次合作成立潤城新產業,華潤置地為何選擇了中城新產業。據中城新產業管理層對媒體稱,雙方合作已有五六年時間,原來華潤置地的很多園區都是交給中城新產業經營管理。
??根據2020年年報,華潤置地實現綜合營業額1795.9億元,其中開發業務結算營業額1571.4億元;其包括城市建設運營、城市更新、長租、產業、康養、影業、教育等生態圈要素業務營業額154億元。
??今年3月的業績上,華潤置地管理層稱,“十四五”期間公司“簽約銷售額保持行業前十,租金收入每年10%-15%的增長,購物中心租金收入每年20%以上的增長,凈利潤率保持低雙位數的增長,綜合毛利率保持在25%以上。”
??除了堅持聚焦開發銷售型業務、經營性不動產業務和輕資產管理業務三大主營業務,推動發展包括產業在內的生態圈要素性業務的高質量增長,無疑成為其重要的工作之一。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