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許倩 馬淑艷 2025-03-13 09:50:50 來源:中房報
??本期人物:李曉江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
??“人”的話題是發展中最核心的話題。
??這是長期研究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始終堅守的“城市觀”。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從主持參加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北京城市空間發展,到成渝城鎮群發展、重慶兩江新區等重大區域規劃,他總是關注“人”的需求,總是希望城市要探索出一種對人們更加友善、對自然更加友好的發展模式。
??面對當下的發展,他更是呼吁城市應友好,被人們所喜歡,也要能留得下農民工。城市發展更應告別“土地財政”老路。
??他說,這是時代趨勢。
??每一座偉大的城市都有著鮮明的文化印記,都有著源于自然環境和歷史傳承的獨特氣質。城市規劃是讀懂這座城市乃至這個時代的“密碼”,城市規劃師則是城市建設的“指揮大師”,城市發展的思想者、建言者和設計者,要持續研究這座城市的歷史、現在和未來,關注時代變遷、社會進步對城市規劃建設的新要求。
??“做城市研究和規劃這些年,我一直堅持的理念就是要關注人。關注人的變化,關注人的需求,關注人的需求的差異化。”李曉江說。這也是此次采訪中他多次強調的觀點。
??李曉江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特邀顧問、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他主持參加了珠三角、成渝、京津冀等重大區域規劃,和北京、廣州、深圳等多個大城市的重要規劃項目,他還是我國最早參與到雄安新區規劃設計專業工作的專家之一。
??他一直在思考新時代的城市發展的新理念與規劃設計方法。
??“不要水泥森林,不要高樓林立,不要大規模去利用地下空間,不要走傳統土地財政老路,而是探索一種對居民更加友善、對自然更加友好的發展模式,真正讓城市成為一個安全、韌性的人們喜歡的城市,成為一個讓年輕人向往的城市,成為一個能吸引人才,留住農民工的城市?!边@是李曉江的希冀,也是他的目標。
??他也強調,“規劃師必須要有審視的態度和批判精神,要善于思考和發現問題,指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防止因為規劃的不當而造成的風險和損失”,也正因如此,在某個新區的開發過程中,他被地方主要領導稱作建設過程中的“吹哨人”。
??如今,他依然在為城市更好美好的發展而發聲。
??要把人的問題想清楚
??以人為本,這是新型城鎮化和新時代城市規劃建設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反映出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果和中國人民最本質的變化:從一個溫飽都沒有解決的貧困社會進入到了中高收入的社會,同時也揭示了中國實現現代化必須跨越的兩大“陷阱”——滿足不同人群美好生活需要的社會和轉變發展方式。
??李曉江認為,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一個最大變化是“人變了”,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導致變遷和城市發展邏輯也變了。
??“過去只要哪里收入高,哪里能找到工作,人就往哪里流;今天是哪里生活性價比高,人居環境好、公共服務好,人就往哪里流。”李曉江表示。
??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是,人口流動主體變了,前30多年是農民工人口流動,今天主要是大學生在流動。大學生的生活和就業選擇必然和農民工不一樣;今天的農民工對生活的選擇與他們的父輩也不一樣。貧困時代,有一張床、一份工資就可以背著鋪蓋卷走天下,但今天不管是農村轉移人口還是大學生,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從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去分析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城市才能產生有效供給吸引人群聚集。
??“如果你的孩子在雄安能上中國最好的學校,你去不去(雄安)?”他拋出一個問題,特別是在這個“拼娃”的時代,哪里有最好的學校,就不怕招不到優秀的年輕人。
??2012年起,李曉江參與和主持了中國工程院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戰略研究和中國縣(市)域城鎮化研究。他多次強調,城鎮化進入“下半場”,城市發展與建設的核心任務是要創造一個吸引人才、留住農民工的城市環境、生活質量和公共服務體系。
??他舉例,大學生數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長,這就要求大城市改變發展模式,響應勞動力供給的本質性變化。鄉村也一樣,今天的農民工中大量是初中以上畢業生,甚至有很高比例的高中畢業生,他們受過相對良好的教育,對于生活、發展也產生了多元化需求。鄉村地區的人口流動已經從收入驅動轉向美好生活驅動,其中縣城成為就近就地城鎮化最重要的人口遷徙地??h城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空間或就業場所,更重要的是城鄉居民美好生活的服務供給者。
??“把人的問題想清楚才能做出有用、好用的規劃。反之,如果不能理解人的變化,進而理解城市發展邏輯的變化,怎么做規劃都是錯的?!彼f。
??他還強調,城市建設發展中要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和中低收入人群,這是城市規劃最基本的出發點。
??“規劃師不應該都從‘強勢集團’角度思考問題,因為‘強勢集團’已經吸引了所有資源,包括政府資源、市場資源,我們要做的是用更好的資源調配方式和規劃建設方式,來解決城鄉之間、大中小城市之間、城市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之間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這是最基本的發展的公平正義問題,是政府存在的基本理由?!崩顣越f。
??改革制度擺脫土地財政
??近幾年,一些城市的財政困境被推至風口,這是李曉江長期關注的問題。
??“城鎮化進程上半場的制度設計,采用的是以促進增長速度為目標的房地產開發——土地財政依賴和GDP增速考核(工業招商引導)的城市發展模式,走上了一條居住用地強度開發-工業用地大規模低效利用-高度依賴房地產開發-土地財政收入的道路。”李曉江表示。
??他同時強調,依賴土地財政就意味著必須不停地蓋房子、賣房子,但現在老百姓購房需求越來越弱,開發商也不輕易拿地,地方依靠賣地的財政收入邏輯已經難以走通。
??他預計,接下來可能會有大量城市出現財政危機,背后就是傳統的土地財政和房地產依賴的路徑已經走不下去了。
??面對這一情況,他認為當下最迫切的就是要進行城市發展制度層面的改革,“過去我國城市發展走的是快速增長、外延擴張的發展道路,但今天我們要轉型到存量利用、需求和品質導向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擺脫土地財政和房地產依賴?!?/p>
??如何擺脫土地財政?
??李曉江認為,必須要用新的稅收制度、財政制度來解決政府財政來源的問題,這需要進行非常深刻的改革,“包括稅收體制、財政體制、金融體制等都要進行一系列改革,才能真正讓這條路走通,否則城市更新就只是講故事,只能是小范圍、小規模的嘗試。這些基礎性制度改革是非常艱難的,改革進展仍非常緩慢?!?/p>
??“令人欣慰的是,‘十九大’‘十四五’規劃已經提出了政稅制度改革的方向,希望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崩顣越硎?。
??對 話
??李曉江:做有用的事,做城市居民需要的事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
??中國房地產報:2023年是雄安新區啟動建設5周年,從您的視角看雄安新區對于未來城市建設有哪些借鑒之處。
??李曉江:雄安新區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城市發展理念規劃建設的,是要建設一座代表未來的理想城市。因此在城市與自然關系、布局結構、道路交通、建筑高度、開發強度的控制,等方面都非常先進。同時,也在探索不依賴土地財政的方式來進行城市發展和建設,都是值得關注的。目前,我國城市建設正走向存量利用為主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要徹底擺脫土地財政和房地產依賴,當下最迫切的是進行城市發展制度層面的改革創新和實踐探索。
??中國房地產報:比如進行哪些方面的制度改革?
??李曉江:比如要讓地方財政擺脫土地依賴,就必須要用新的稅收制度、新的財政制度來解決政府財政來源,這就需要非常深刻的改革。包括稅收體制、財政體制、金融體制都要進行一系列改革,才能真正治理好大城市病,使中國城市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作為一個城市的發展動力,如果沒有這些深層次的制度改革,是很難實現本質性的向未來城市發展方向轉變的目標。
??中國房地產報:在城市的設計規劃中,除了進行制度化方面的改革,做好哪些方面可以幫助城市防止最壞,為什么?
??李曉江:中國城市當前要特別重視安全韌性,我提出過很多這方面的建議,比如大城市中心地區要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多留一些避災場所;要把建筑高度降下來,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減少建筑能耗;要適當提高基礎設施的防災標準,完善城市的工程防災體系;要盡量很克制地去利用地下空間,因為地下空間具有易災性,但現在很多城市還在盲目開發地下空間。
??我還特別強調,城市政府應該對本城市的安全韌性做全面評估,去識別一旦發生各種各樣災害時,哪些地區可能是最脆弱的地區,哪些地區可能是最易受災的地區,然后有針對性地提高其安全韌性或抗災防災能力,例如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
??中國房地產報:還有什么重要建議給城市決策者或規劃者?
??李曉江:我覺得,城市的決策者和規劃師一定要特別關注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整個社會或者說規劃的主體人已經發生了本質性變化,產生了人群的經濟地位、社會角色和選擇偏好的分化和多元化。在這種變化和分化過程中,城市的空間供給者、服務供給者應該去研究人的需求,按照人的需求去提供差異化多樣化供給,才能幫助人們實現美好生活的愿望。
??中國房地產報:平時工作中,您一直堅守的理念是什么?
??李曉江:城市規劃是為人服務的,首先要關注“人”,關注人的變化,關注人的需求的差異化等,這樣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資源,推動城市的發展。
??中國房地產報:有沒有遇到一些您覺得推進不下去或特別難的事情?
??李曉江:規劃師必須要有理想,才能給出正確的方向,如果這個主意100%實現,那將是幸運的。但也不要指望規劃一定能被政府全盤接受,能接受一半或25%就很好了。規劃師是為政府為社會出主意的人,不是最后決策者,所以只要規劃方向是對的,我們就可以去折中、妥協。規劃設計師追求或希望的是,自己編制的規劃能讓城市最佳或變得更好,但更要通過規劃把不科學、不合理的決策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防止出現最壞的結果,這才是規劃師的責任。我參與過一個國家新區的規劃工作,新區主要領導離任時說,我是新區的“吹哨人”,看到違反規律和科學的決策能及時指出來。實際上,這樣的“吹哨”也是我們這些年長、資深規劃師的責任。
??中國房地產報:對于未來有什么新的期待?
??李曉江:做有用的事,做城市居民需要的事,而不是看起來華麗、高大上的事情。
??中國房地產報:您對您的學生或者說年輕一代有什么期望?
??李曉江:在崗位上時,我經常和年青人說,最重要的是做好眼前每一件事情,做最好的自己。年青人要有理想,但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去設計太長遠的事情,把當下的每一個項目都做到你認為最好,我相信這樣做一定會很快進步,也會收獲更多。
2025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房地產說了啥?
2025-03-12房地產仍然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2025-03-12今年要全面提升數量、質量、生態相結合的耕地保護效能,重點做好“穩數量 強監管”、“提質量 優布局”和“優生態 惠民生”三件事。報告|各線城市二手房價修復趨勢現減緩態勢
2025-03-11上漲城市減少,杭州逆勢連漲。蘇州出臺“三低一寬”房貸新政
2025-03-11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寬期限。住建部部長:堅決穩住樓市
2025-03-10抓好落實城市更新工作,推動“好房子”建設。央行:地方債務和房地產風險持續收斂
2025-03-07今年將擇機降準降息。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提出最新要求
2025-03-05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住建部:保障房是重要民生工程,城中村改造征收補償要安置到位
2025-03-042024年住建部共承辦建議提案805件,全部實現按期辦結。
- 09:01
- 08:40
- 08:31
- 08:28
- 2025-03-12 11:31:39
- 2025-03-12 11:10:08
- 2025-03-12 10:54:10
- 2025-03-12 10:32:00
- 2025-03-12 10:15:27
- 2025-03-12 10:05:50
- 2025-03-12 10:02:12
- 2025-03-12 09:56:5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