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2025-02-18 09:40:27 來源:廣州住建局
??2024年,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緊緊圍繞拼經濟穩增長、惠民生提品質、抓改革促轉型、防風險保安全,謀定而動、奮力有為,推動住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持續完善“市場+保障”住房供應體系。
??一是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積極適應市場供求關系變化新形勢,用好用活中央一攬子增量政策,打好“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政策“組合拳”。開展“好房節”、房博會、赴港房地產推介會等促銷活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初現。2024年全市一手商品房網簽面積累計1097.49萬㎡、同比下降2.8%。全力防范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政策,建立我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打好保交房攻堅戰,統籌推進保交樓工作,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二是持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以配租型和配售型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著力滿足城鎮住房困難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做好公租房兜底保障,積極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出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及配套政策,扎實做好人才住房相關工作。全年共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10.79萬套(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02萬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19萬戶。
??三是提升房屋物業管理水平。規范公房住宅租賃合同,盤活公有物業存量資產。持續開展物業小區治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完成1200多個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和業主滿意度評價。統籌推進既有建筑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建設充電設施約7萬處,充電端口約88萬個,不斷滿足小區居民充電需求。
??(二)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一是堅決打好城中村改造硬仗。構建我市城中村改造政策體系,出臺實施全國首部城中村改造條例,制定《廣州市舊村莊舊廠房舊城鎮改造實施辦法》,印發《廣州市關于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的若干措施》,著力解決難點堵點問題。出臺《廣州市城市體檢工作規定》,開展城中村專項體檢。加快項目推進,成功申報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項目52個、授信金額4096億元。有序推進四大重點片區改造,羅沖圍、新中軸海珠片區、火車站片區、環五山創新策源區實現首開區動工建設。積極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在1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中試點使用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購買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2024年城中村改造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3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二是全力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煥新升級。我市關于盤活閑置房屋、拓展小區維護管理資金渠道的兩項經驗做法入選全國老舊小區改造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探索“原拆原建”危舊房改造新模式,出臺《廣州市城鎮危舊房改造實施辦法(試行)》和工作指引,正推進25個試點項目,花都區集群街2號居民樓成為全省首例多業主籌資的危舊房拆危建新項目。打造老舊小區成片連片高質量品質提升示范區,14個片區已開工建設。2024年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523個,惠及19.53萬戶家庭,62.5萬居民。
??三是切實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加強歷史建筑保護與修繕,印發《廣州市傳統風貌建筑日常維護與修繕資金補助辦法》《廣州市歷史文化核心保護范圍內建筑物構筑物修繕監督管理辦法》《廣州市歷史建筑修繕補助辦法》等政策。11處歷史建筑納入年度修繕計劃,小虎島人民公社、霍芝庭公館、蟠龍西新巷1號等項目順利完工。推動恩寧片區、陳家祠、新河浦等重點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
??(三)統籌推進城鄉建設。
??一是攻城拔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進入建設移交高峰期,T3航站樓封頂,第四跑道通過運行前檢查具備投產條件,15個安置區項目安置房封頂365棟、移交75棟。金融城起步區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南站地下空間項目已竣工驗收,琶洲西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加快重要援建項目建設,援建梅州“廣州小鎮”23棟塔樓提前竣工交付入住,得到省市領導肯定和受災群眾認可。
??二是持續完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穩步推進住建領域“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我市39個旅居類項目納入住建部正式項目清單,儲備具有隔離功能的房源約1.3萬間。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管理,印發我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市級四個地下綜合管廊廊體已全部通過驗收并正式轉入運營期。推進管線入廊和收費工作,目前已有電力、通信、供水共167公里管線入廊,有效發揮綜合管廊社會效益。協調推動電網建設,完成電力建設投資119億元,提升大灣區電力保障能力。加強地下管線保護,推進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系統與道路開挖聯動管理,全年管線破壞數量同比下降14%。
??三是加快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工作。統籌推進十五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23個場館升級改造,20個場館改造全面完成,其中6個場館提前3個月完成驗收移交。以“活力灣區、新彩廣州”為目標,實施295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推動新中軸、珠江兩岸、大學城等重點片區優化建設。持續推進路燈節能改造工作。成功舉辦2024年廣州國際燈光節。
??四是以頭號工程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完成全市34個鄉鎮建設規劃編制,全省率先實現規劃編制全覆蓋。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持續推動26個典型鎮培育工作,選樹6個中心鎮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開展71條美麗鄉村提升創建工作。推動從化區省級農房試點建設,探索以“光伏+風貌”模式改造農房外立面和第五立面,打造農房風貌品質提升樣板。推動建筑企業與鄉鎮結對幫扶,確定幫扶項目340個,幫扶金額達6.5億元,居全省前列。
??(四)加快建筑行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一是加快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2024年,我市建筑業總產值創歷史新高,達8816.9億元,同比增速7.5%。新開工裝配式建筑比例達49.27%,提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實施我市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組織編制新型建筑工業化系列標準,落地羅沖圍灣區新岸項目等一批試點模塊化建造項目。智能建造試點工作獲住建部通報表揚。試點探索港澳建筑企業及專業人士在穗開業執業解決路徑。成功承辦2024內地與香港建筑論壇。按照“兩新”工作要求,開展家裝廚衛“煥新”活動,累計支付補貼16.09億元。
??二是加快“數字住建”整體布局規劃。全面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設,完成基于CIM的七大領域21大類應用場景拓展,建成智慧琶洲綜合應用示范平臺。發展智能安居數字住房,番禺區“數字家庭”建設試點被評為完成等級試點地區(最高等級)。試運行房屋建筑單體賦碼系統,通過“項目代碼+單體編碼”模式,逐步打通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審批監管數據鏈條。加快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城建”聯動賦能城市更新,重點打造‘新城建’十大標桿應用場景。完成“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建設階段性工作任務,持續推進20個“新城建”重點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南沙未來城市綜合實證試點。
??三是推動住建領域綠色發展。實施《廣州市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出臺資金支持、容積率獎勵等一攬子激勵措施。2024年新開工民用綠色建筑2136萬平方米,高星級占比達72%。全市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695.6萬平方米,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建筑達49.41萬平方米。從化、花都兩個省級試點區提前完成“光伏+建筑”試點任務。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告知承諾制審批與信用監管聯動管理,我市“辦理建筑許可”指標在全省營商環境評估中連續3年排名第一。出臺全國首個涵蓋建設工程保險險種的《建設工程保障風險管理服務規范》,全市累計投保項目204個。優化企業資質審批流程,開設惠企利民服務窗口。
??(五)統籌發展和安全。
??一是持續完善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推進《廣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立法工作。深入整治自建房安全隱患,按時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開展房屋安全保險試點工作,加大重要建筑玻璃幕墻巡查力度。提升應急搶險能力,做好汛期、臺風等期間應急值守工作。
??二是推動工程建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可控。實施全過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印發《廣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管理辦法》。深入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和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2024年全市住建領域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開展工程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構建新建住宅工程“保險+服務”體系,創新開展住宅工程質量業主查驗。
??三是統籌推進融合監管。實現全市住建系統監管“一盤棋”,建立以CIM為基礎的建筑工程監管一體化平臺和融合監督系統。出臺全國首個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誠信管理規范性文件,積極破解既有建筑消防審批難題。主動服務重大項目人防建設,加強人防工程維護管理。
??二、2025年工作計劃
??(一)圍繞加快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一是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潛力,重構房地產供需新平衡。二是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全力防范化解市場風險,探索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三是進一步夯實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推動公租房保障逐步向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并重轉變,加大保障房供給力度。2025年計劃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間)。四是推動“好房子”建設,構建“好房子”標準體系。
??(二)圍繞轉變超大城市發展方式,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一是加強城市更新統籌謀劃,組織城市更新近期建設規劃修編和“十五五”規劃編制,制定2025年城中村改造計劃。2025年城中村改造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二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機制。構建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一體化推進機制,出臺城中村改造分類實施導則等工作指引,有效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的若干措施》。三是加快城中村改造項目建設,深入推進四大重點片區和專項借款項目建設,爭取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多渠道拓展資金來源,強化項目統籌協調和督辦考核。四是持續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156個小區,圍繞打造完整社區推動14個成片連片改造示范項目,深入探索城鎮危舊房改造路徑。
??(三)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全力保障第十五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順利召開,力爭實現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全面順利完工。二是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全面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意見》,落實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智慧住區建設、數字家庭建設等重點工作。支持南沙區建設“推進未來城市綜合實證試點示范區”,超前謀劃黃埔區未來城市實證探索。三是推動“百千萬工程”城鎮建設,全力做好典型鎮培育,扎實推動按照小城市標準規劃建設中心鎮試點,開展農房風貌管控提升行動,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
??(四)圍繞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著力打造現代化建筑產業體系。一是持續穩固建筑業支柱產業地位。以“鏈主”企業和示范企業為引領,打造產業發展聯盟。培育和扶持一批“專精特新”民營建筑企業,打造廣州建筑品牌。二是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推動裝配式建筑擴面和提質增效,探索應用模塊化建筑。培育智能建造全產業鏈,打造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國家級產業園區,積極申報住建部大灣區新型建筑工業化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三是推動建筑業綠色發展,落實激勵政策推進存量建筑節能改造,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和再生建材產品,推動“光伏+建筑”工作。
??(五)圍繞“防風險、守底線”,有力統籌行業發展和安全。一是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推行住宅工程質量業主查驗制度,發揮建筑領域安責險和質量缺陷險的風險保障作用,實施全過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二是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監管制度,加快推動出臺《廣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完成自建房安全隱患整治三年行動任務。三是抓好消防審驗和結建人防工作,出臺實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辦法,組織全市人防歷年已報建未驗收項目清查,持續開展防護設施設備專項維護治理。
??(六)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始終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扎實做好巡察整改工作,以改促建、以改促治。著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住建隊伍,提振精神,苦干實干,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作出住建擔當。
北京“好房子”啥標準?答案來了
2025-02-17多項創新措施提升住宅品質。土地市場:信心恢復進行時
2025-02-13供應結構持續優化,低總價、低密度地塊成供應主流。2025年地方兩會,這樣部署房地產工作
2025-02-12地方兩會給樓市“劃重點”。去化加速,部分城市庫存規模明顯減少
2025-02-11各線去庫存表現積極,存銷比迎拐點。國常會: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
2025-02-11推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報告|百強房企1月業績同比下降3.2%,拿地金額同比增加40%
2025-02-10逢春節假期,單月業績規模保持在歷史較低水平。多地樓市喜迎開門紅
2025-02-06一線城市示范效應明顯,購房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成績單出爐!
2025-01-24共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萬余個,完成投資約2.9萬億元。
- 09:44
- 09:40
- 08:21
- 08:20
- 08:18
- 2025-02-17 12:45:48
- 2025-02-17 10:50:44
- 2025-02-17 10:17:28
- 2025-02-17 10:15:14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