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趙春林 2022-11-10 09:34:26 來源:中房報
??不需要長沙戶口,也沒說要長沙多長時間的社保,只要有大學本科學歷,經認定為F類后備骨干人才后,就可以在長沙市望城區購買首套商品住房。
??“望城(限購)放開了”。當地開發商和自媒體上述的一片歡呼聲,起源于長沙市望城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的一項名為《長沙市望城區骨干人才認定和獎勵辦法(試行)》的人才認定及獎勵政策。
??在長沙市已有的A、B、C、D類人才認定的基礎上,長沙市望城區增加認定E、F類人才。按照其政策,經認定的望城區骨干人才(E類)、后備骨干人才(F類),允許在望城區購買首套商品住房。而且,在望城購房且未享受市級購房補貼政策的E類人才,還可獲得10萬元/人的一次性購房補貼。
??什么樣的人才,可在該區認定為E、F類骨干人才呢?從其認定目錄看,所需條件并不高,只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且滿足年齡在40周歲以下,即可認定為F類骨干人才: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人員,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才,具有技師職業資格的人員,在區內上年度生產經營稅收排名前10名的企業任職的經營管理人才,重點產業領域連續兩年以上年度應納稅工資薪金收入額在15萬元(含)以上的人才等。
??相對于F類人才,E類人才認定條件則高出很多。
??除了增加人才認定類別,該區還創新人才認定方式,賦予企業自主認定權。在望城區用人單位工作,符合年度《望城區骨干人才認定目錄》規定的人才,可由人才所在單位申報E類或F類人才認定。E類、F類人才認定全年接受申報,E類人才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認定,F類人才每個月進行一次集中認定。
??根據現行樓市限購政策,長沙市的限購區域為市內六區(含望城區)和長沙縣。在長沙市穩定就業且無住房的,須在長沙市連續繳納24個月的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才能在限購區域內限購1套商品住房。
??事實上,近年來,長沙市望城區放松樓市限購的動作頻繁。
??根據《關于在長重點企業中派駐高管及科研、生產技術骨干購房的操作流程》,望城園區重點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及科研、生產技術骨干,在集團總部(集團所屬外地企業)連續24個月繳納社保,即可限購一套商品住房。
??與此同時,望城區部分樓盤買賣購房資格、誘導無資格者購房的投訴不斷。面向無購房資格者售房,是政府部門理應果斷查處的明顯違規行為,但當地政府方面在處理相關投訴或網友問政時,多是建議購房者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當地市場人士表示,望城區在經歷一波房價上漲過后,價值優勢不再突出。除個別地段較好、走品質路線的優質樓盤外,該區大多樓盤的銷售業績一般。
??尤其是近年來望城區房地產市場不規范以及建筑質量問題較多,如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的問題混凝土事件、“429”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精裝房問題較多、質價嚴重不符等,一些問題未能從根本上及時得以整治,一些購房者在選擇長沙市區購房時,避開了望城區的樓盤。
??望城區通過增加人才認定類別的方式變相松綁限購,會否引來長沙市限購區域的城區另外五個區和長沙縣的效仿跟進,各方正在密切關注。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