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溫紅妹 2021-07-05 10:37:27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隨著武漢土拍落幕,歷時近3個月的22城首次集中供地宣告收官。
??綜合來看,22城首輪集中供地共有867宗地塊參拍,總起始價約1.04萬億元,出讓面積超1億平方米,成交總額達1.05萬億元;房企拿地利潤約為1%-5%。
??分析首輪集中供地,頭部房企掌握相對主動權,競拍積極且城市布局豐富;中小房企則更熱衷抱團取暖。面對每個城市供地中暴露的不同問題,相關部門及時出臺“圍堵”政策,營造了公平公正環境,凸顯“兩集中”供地意義。
??城市整體表現冷熱不均
??首輪集中供地,“冷熱不均”為最大特點。
??從溢價率來看,重慶、杭州、廈門、深圳和寧波這5個熱門城市土拍競爭激烈,溢價率均在25%以上。其中,由于重慶沒有限制地價,溢價率高達38.8%。個別城市如長春、青島整體市場表現比較平淡,溢價率分別為3.3%和2.1%。
??從出讓金來看,杭州、北京總出讓金均超千億元,激烈競爭與嚴格條件絲毫沒有影響房企拿地熱情。杭州一直是“賣地大戶”,曾于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成為全國賣地收入最高城市,首日土拍熱度便已超過今年一季度,土地溢價情況也比一季度更高;北京作為一線城市,有超200家房企參與競拍,更有10宗進入了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PK環節。
??廈門、上海、深圳、重慶、武漢這些熱門城市也頗受房企追捧。以重慶為例,首次集中出讓直接刷新了此前地價紀錄:出讓46宗地,總成交金額為763億元,成交樓面均價9133元/平方米,平均溢價率43%,其中22宗地成交溢價率均超50%,溢價率130%地塊由招商蛇口競得。
??武漢此次土拍也備受矚目,正式開拍前多次調整土地掛牌價已賺足了眼球。經過6月25日、26日和29日3場揭牌,共成交54宗地塊,成交總價788.02億元,總體溢價率17.01%,在22個試點城市處于第9位。在武漢,還誕生了首輪集中供地競價輪次高達421次的地塊,溢價率超100%,堪稱武漢光谷“新地王”。
??反觀濟南、青島和長春,作為限競條件相對寬松,也是熱度相對較低城市,3個城市共225宗地塊總出讓金額僅606億元,遠不及出讓46宗地塊攬金763億元的重慶。
??不僅是不同城市,同一城市位置不同,競拍熱度也不相同。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其主城區及黃埔區出讓地塊競爭異常激烈,甚至有地塊叫價30秒直接封頂,華潤更是在白云區金沙洲拿下了單價42000元/平方米“王牌地塊”,這里房價不過約40000元/平方米。相比之下,白云區、增城區、從化區卻出現了流拍地塊,近底價成交地塊也比比皆是。
??整體熱度不高的天津也出現同樣情況,市內六區土地資源較少且優質,房企爭奪激烈;寶坻區、靜海區等遠郊區反響平平。也正是核心區域和高價值地塊帶動了整體成交,樓面價提升至9293元/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37.8%。
??頭部房企表現積極
??資金實力雄厚的頭部房企在此次集中供地中表現積極。
??全國22城首輪集中供地中,拿地金額前5企業分別為招商蛇口、華潤、融創、萬科、綠城,在20城集中供地中共斬獲127幅地塊,拿地金額總計超1500億元;拿地面積前5企業分別為萬科、保利、融創、龍湖、華潤,拿地面積總計超1400萬平方米;拿地宗數前5企業分別為融創、萬科、保利、中鐵置業、龍湖,拿地宗數總計超150宗。
??中海、龍湖等企業則相對謹慎,在北京首輪集中供地中,中海共報名參與了18宗土地競拍,最終卻無一斬獲。一位中海地產相關人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透露:“集中拍地令土地市場過度火熱,熱門地塊競爭激烈回報率低,中海堅守刻度底線,不盲從跟進。”
??“三道紅線”和融資新規下,資金實力雄厚的國企拿地更占優勢。據統計,拿地總金額排名前10企業中,國企占6家;拿地總面積排名前10企業中,國企占7家。
??作為央企地產龍頭,保利在首輪集中供地中出手頻繁,競得單宗價格最高地塊為總價105.13億元的靜安區靈石社區地塊。前5個月,保利發展貨值增速顯著,以1801億元新增貨值占據榜單第一。2020年,保利投資拿地溢價率為13%,截至2020年末,土儲資源達1.7億平方米,其中38個核心城市占比65%,上海、杭州、南京是保利長三角城市中的主要戰略重點城市。
??資金緊張房企沒有過多表現。富力地產只在收官之城武漢低調拿了一宗,恒大集團、泰禾集團、華夏幸福、藍光發展則毫無所獲。就在首輪集中供地結束同日,恒大集團表示目前有息負債約5700多億元,與去年最高時8700多億元相比大幅下降了約3000億元。
??合作拿地成趨勢
??由于大量地塊同步競拍,對房企土地保證金支付力提出了嚴峻挑戰:一方面需要調集大量短期資金交保證金,另一方面競得地塊后還面臨高額土地出讓金,疊加土地開發風險,合作拿地解了燃眉之急。
??經統計,“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多宗地塊均由房企合作競得。在北京出讓的30宗地塊中,有14宗涉及合作拿地;在廣州首批集中出讓地塊中,除4宗搖號待確定地塊、6宗流拍地塊外,其余38宗地塊中有10宗地塊涉及合作拿地;在深圳出讓的6宗地塊中,有2宗涉及合作拿地。
??二線城市也出現企業合作拿地趨勢。成都出讓的40宗地塊中,有17宗涉及合作拿地;杭州出讓的57宗地塊中,有6宗地塊為合作拿地;重慶出讓的46宗地塊中,有9宗地涉及合作拿地。
??聯合,出于多方考慮。
??與國企、央企聯合,是大多數房企首選。在北京土拍中大展身手的卓越地產便是其中之一,與中交以36.1億元+20500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面積競得了昌平區東小口鎮馬連店地塊,又以49.9億元+29500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面積競得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地塊;還與首開以62億元+3.25萬平方米公租房配建競得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鎮張郭莊村A區地塊。
??頭部房企尋求與供地城市本土房企合作,增加進入目標城市成功幾率。在杭州土拍市場上,奧園與杭州本地房企華景川聯合,以25.97億元拿下杭州余杭地塊,順利進入了杭州市場。
??中小房企更是偏愛合作拿地。在廣州土拍市場上,廣晟地產與中國鐵建31.9億元競得花都區一宗宅塊;南京土拍市場上,下關城開與南京宏順10.8億元競得建鄴區一宗宅地。
??脫下“馬甲”再拿地
??越發嚴格的競拍條件還催生了“馬甲”大軍。
??在廣州土拍市場上,位于黃埔軍校小學地塊吸引競拍房企“馬甲”達320家,其中,中海地產出動了60個“馬甲”未競得,最終該地塊被有6個“馬甲”深振業奪得。蘇州土拍市場上,32宗地塊競拍前有部分房企一天成立6家、10家甚至15家子公司。此類情況的出現,嚴重擾亂了市場穩定,與政策初衷相背離。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上海、東莞、蘇州、南昌、無錫等在內的多個城市發文禁止房企利用“馬甲”拿地。這也意味著,對于同一宗塊,一家房企只能以旗下一家子公司名義參與競拍,不得以多個控股子公司“馬甲”參與。違反相關規則房企大多會面臨嚴格處罰,失去拍地資格時間長達1-3年。
??此前有媒體報道,中海地產、萬科、華潤因2020年“圍標”事件,被上海本次集中供地拒之門外,3家房企在一線城市布局或因此改變。“馬甲”泛濫的廣州土拍市場,在第二輪集中供地中是否會禁止房企“馬甲”參與,同樣引人關注。
??首輪土地出讓中,為更好吸引房企,各地推出相對核心、優質的地塊,核心區域地塊比例高達41%。由于核心區域地塊有限,后續兩輪出讓中,此類型地塊比例將較首輪不同程度的下降,樓面價也會有所回落。
??“在目前重點城市土地依然供不應求環境下,如果可以提高城市土地供應總量,我認為會對整體地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丁祖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有了第一批集中供地經驗,各大重點城市應加速進行第二批集中供地,如果能夠在1個月內完成第二次集中供地,這將極大緩解目前土地供應“僧多粥少”的現象,緩解當前土地市場過熱問題。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