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眼許倩 2023-02-14 10:16:13 來源:中房報
??2023年開年,金融領域反腐工作強力推進。
??2月6日,據浙江省紀委監委消息:浙商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沈仁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浙江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當日晚間,浙商銀行第一時間召開專題黨委會,聲明“堅決擁護浙江省紀委省監委決定,將以沈仁康接受調查為鏡鑒,持續反思保持警醒”;并表示,沈仁康已卸任董事長職位一年多,其接受審查調查對該行經營沒有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沈仁康之前,浙商銀行和浙江浙商產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產融”)已有多位高管被查,包括浙商銀行原副行長張長弓、浙商產融原副總裁徐兵等。
??浙商產融與浙商銀行淵源頗深,它如同浙商銀行的“影子平臺”,通過“投貸聯動”方式,聚合著泰禾集團、和潤集團、新湖中寶、新洲集團、宜華企業、顧家集團等30余家地產大鏈條上的浙商企業。
??據一位金融界人士評價稱,浙商銀行風格一向是創新能力強、膽大又激進,經營激進可帶來可觀收益,但涉房不良貸款也不斷飆升,頻頻踩雷出險企業,風險已難以掩蓋。
??“投貸聯動”打法 激進擴張
??2014年7月,沈仁康從浙江省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空降而來,在他任浙商銀行董事長的8年時間里,浙商銀行的資產規模快速擴張。
??2013年,浙商銀行總資產僅4881.17億元,2015年達到1.03萬億元,2021年底達到2.29萬億元,期間相繼完成H股和A股上市布局。
??也是在2015年,“寶萬之爭”爆發。姚振華控制的深圳鉅盛華和前海人壽等寶能系公司以加杠桿方式多次舉牌萬科,到當年12月11日,寶能系持有萬科股份的比例達到22.45%,引起資本市場極大震動。
??當時萬科獨立董事劉姝威發文,質疑寶能得到了浙商銀行違規出資。彼時,浙商銀行為寶能提供理財資金優先級資金132.9 億元,全部用于收購前海人壽股權或向前海人壽增資。而充當這一資金通道的是浙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銀資本”)。
??浙銀資本的成立時間正是在2015年,由浙商銀行資本市場部牽頭成立。剛成立時,張長弓擔任浙銀資本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彼時他還擔任著浙商銀行副行長職務。徐兵擔任浙銀資本董事。
??據某金融人士稱,浙商銀行通過浙銀資本,繞開《商業銀行法》的“銀行資金不能入市”等規定,做了很多投行業務。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浙銀資本對外投資了100多家有限合伙基金,注冊資本金均為1000萬元。借著這些“通道”,浙商銀行將理財資金投到一二級股權市場,這些資金很大一部分流向了房地產相關領域,比如輸血132.9億元給寶能系。
??在“寶能系”事件曝光之后,監管介入,要求浙銀資本切割與浙商銀行的關系。此后一段時間,浙銀資本大股東由浙商銀行變更為沈國軍為實際控制人的銀泰集團短暫代持。
??直到2017年4月,一家由國內30余家龍頭浙商出資催生的巨無霸企業——浙商產融誕生,注冊資本金高達1000億元,法定代表人是王衛華,經營范圍涉及實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受托企業資產管理等業務。
??在浙商產融的合伙人行列中有著多位地產、家居股東,包括泰禾集團、和潤集團、新湖中寶旗下全資子公司浙江智新科技、保億集團、新洲集團、宜華企業、顧家集團等。
??浙商產融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沈國軍手中全資收購浙銀資本。但一番變動之后,浙商產融和浙商銀行的關系依然難以理清。
??據浙商產融公眾號文章,王衛華是浙江寧海人,職業生涯始于工商銀行,2007年他負責籌建浙商銀行杭州分行,十載耕耘碩果累累;2017年,負責籌建浙商產融并任董事長兼總裁,開啟嶄新的創業之路。可見,浙商銀行也是王衛華的“老東家”。浙商產融管理層團隊中的不少成員也都有浙商銀行的從業背景。
??浙商銀行十大股東之一的浙江永利實業集團,也是浙商產融的大股東之一,約持有浙商產融4.5%股份。浙商產融的諸多股東正是受浙商銀行的光環吸引而加入,主要目的是獲得融資通道。
??王衛華曾說,如股東因并購需求需要20億元資金,在股東自有資金不足5億元情況下,浙商產融可一方面利用資金優勢直接出資,另一方面利用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源整合能力及自身增信,較短時間內幫助股東促成一個20億元的并購基金。
??截至2017年底,浙商產融合并管理資產超2000億元,當年凈利潤近7億元。
??據一位知情人士稱,幾年來,浙商產融繼續充當浙商銀行“投貸聯動”的平臺通道,這種打法令浙商銀行資產規模快速擴張,但也帶來爭議,經濟下行導致其風險無法掩蓋。
??“浙商銀行與浙銀資本、浙商產融‘投貸聯動’的打法并不合規,除非浙商銀行和后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聯關系且建有‘防火墻’與‘隔離帶’,但顯然并非如此。”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
??柏文喜分析稱,《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持有非金融企業股權、不得從事直接投資業務。浙銀資本成立早于銀監會批準投貸聯動試點的時間,且浙銀資本也不在銀監會特批的銀行系投資公司名單內;此外,浙銀資本大面積成立合資控股(只要求51%股權)子公司行為有重大利益輸送嫌疑。正因不合規,才被監管層要求整改。
??頻頻違規踩雷 多名高管被查
??打監管“擦邊球”的作法,不可避免地埋下了不良資產風險隱患。
??在沈仁康被查之前,浙商銀行還有多名高管被查,包括原副行長張長弓、前任董事會秘書張淑卿、資本市場部副總經理鄒建旭、上海分行行長顧清良、深圳分行行長鄒建旭等。消息稱,王衛華已于2022年9月失聯至今。
??就在沈仁康被查通報發布當日,浙商銀行董事莊粵珉“因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處理其他個人事務”辭去非執行董事職務。莊粵珉于2021年7月被選舉為非執行董事,但截至辭職日期,其董事任職資格尚未取得監管部門核準。
??至此,1年多來,浙商銀行已有9位高管辭職,最早辭職的是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艷及兩位副行長徐蔓萱、劉貴山,都不到退休年齡,辭職原因均為“工作安排”。
??去年1月11日,沈仁康突然卸任董事長職務,當時剛滿59歲,距退休年齡還有1年;2月,浙商銀行副行長吳建偉和行長助理盛宏清均因個人原因辭職;6月,外部監事程惠芳因6年任期屆滿辭任;8 月,股東監事潘建華因工作需要辭職。
??短短5年時間過去,浙商產融的合伙人行列早已光鮮不再,有些股東還爆發了債務危機,如已進入債務重組的泰禾集團、被報道遭數家銀行追債的和潤集團、涉嫌操縱市場并資金承壓的宜華系等。
??企查查數據顯示,這些合伙人中多達9家企業被列為“有失信”或“被執行”,如康美實業、泰禾集團、和潤集團、鐵牛集團、宜華集團、剛泰集團、浙江永利實業集團、鴻達興業集團等。還有一些合伙人從中抽離而出。
??伴隨著部分股東陷入債務危機,浙商產融與這些企業間的矛盾糾紛亦走向公開化。“正因為浙商產融與多家實體企業、房企緊密關聯,在經濟下行、樓市不振引發流動性惡化之下,導致浙商產融風險暴露和矛盾爆發。”柏文喜稱。
??近年來,浙商銀行頻繁出現在暴雷企業債權人名單中,踩過的“雷”包括樂視控股、安信信托、康美藥業、北大方正以及浙江本地的新光控股、銀億股份等。
??房地產行業仍是浙商銀行的重要客戶。2022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浙商銀行前十大貸款客戶中,第一名正是房地產業,且房地產業客戶占據4席。房地產業還是浙商銀行公司貸款和墊款的第三大行業。截至2022年上半年,浙商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1781億元,占全行貸款12.09%,該比重在A股上市股份行中是最高的。
??但涉房不良貸款也在迅速攀升。2021年,浙商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為10.52億元,同比漲幅高達621%,不良貸款率從2020年的0.09%增長至0.62%。2022年上半年,浙商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為16.12億元,較年初增長53%,不良貸款率增至0.9%。
??近一年來,浙商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被銀保監系統罰款約1600萬元,多起罰單均涉及房地產資金違規問題。
??2022年11月,浙商銀行杭州分行被罰款400萬元,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以建筑企業名義,通過應收款保兌、國內信用證等業務,變相為房企增加融資;債權融資計劃業務開辦不審慎,存在資金被挪用于土地競拍保證金、以息轉費等情況;“易企銀”平臺融出信貸資金被挪用于土地競拍保證金或支付土地款等。
??2023年1月,浙商銀行又接連被開兩張罰單,共計80萬元,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是“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
??隨著高管變動、投資資產風險持續暴露、不良貸款連年走高,浙商銀行的盈利性面臨失速風險,“控風險”無疑是當下外界對浙商銀行最為關注的一點。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