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曾冬梅 2023-04-21 10:15:17 來源:中房報
??4月17日是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的第一百天,兩地在各個領域的交流逐步恢復,樓市亦是如此。
??疫情前,香港客戶一年就能買走粵港澳大灣區超500億元的房產。通關后,他們又開始活躍在大灣區幾大核心城市的售樓部,成為了一股不容忽視的購買力。“我們已經從香港組織了3批購房團到中山看房,大概有120人。”4月18日,美聯物業華南戰略董事總經理江少杰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作為最受香港客戶青睞的大灣區城市,中山市早早就準備好了迎接這批客戶的回歸。今年1月份,中山發布“新春惠企18條”,其中便提到對組織港澳人士到中山看房的房地產企業、中介機構、旅行社給予補貼。香港客戶不負眾望,通關以來帶旺了不少項目的銷售,鴻基山水印象、寶龍城便透露有香港客分別一次性下定12套房、10套房。敏捷錦繡國際花城的相關人士也表示,近幾個月香港客戶已經占了來訪量的一半。
??4月初,越秀地產位于廣州市南沙區的在售項目接待了一個60余人規模的香港跨境交流團,當天便有7名客戶下單認購,成交金額約3000萬元。截至4月19日,東莞的龍湖|金地天曜城已成交21組香港客戶,總交易金額超過5500萬元。
??香港客戶回來了
??樂有家統計了2018年至2022年港澳客戶置業喜好的城市,環境舒適、房價親民的中山以25%的占比高居榜首位置。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中山全市一手住宅成交5146套,環比上漲72%,同比上漲78%,香港客戶貢獻不小。
??中山是廣東省著名僑鄉,有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100多萬人,通關后,不少香港同胞回鄉探親訪友,也帶來了大量置業需求。例如,海雅繽紛城便在海報中透露,通關之后,項目單日銷售8套,首周成交16套。華發觀山水表示,通關一個月,有96批港澳客戶來訪,占比14%,成交18套,占比25%。
??遠洋繁花里開通了港珠澳專線大巴,從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迎接客戶到項目,宣稱每賣出10套房就有7套業主是香港人,且累計已有1000名香港業主。
??敏捷地產在中山的兩個項目也有大量香港客戶到訪。通關后,位于坦洲的敏捷錦繡國際花城有不少香港業主回家,并帶著親朋好友到項目參觀,香港客的成交占比達到了三四成。錦繡海灣城坐落于深中通道出口旁,今年以來,香港客戶的來訪量是過去的五倍以上。據了解,為了吸引港澳客戶,除了免費接送服務外,這兩個項目還特地開通了港澳直貸的通道,推出港澳客戶專屬一口價房源,并組織海島游、溫泉體驗等活動。
??據江少杰介紹,該公司已經從香港組織了3批購房團到中山看項目,每次都能坐滿一輛大巴,合計有120人左右,截至目前成交了五六套。“有不少是買來投資的,主要看的是200萬元到300萬元之間的新房,一天會看幾個盤對比選擇。”還有一些香港客戶選擇配置深圳的豪宅資產,“總價去到3000萬元。”
??珠海、東莞、廣州等城市也有香港客戶的身影。位于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的世茂港珠澳口岸城,過去港澳客戶的占比就超過了40%,通關后,該項目一周就接待了50批客戶,銷售額達到8000萬元,八成來自香港客戶。
??從今年1月15日起,廣深港高鐵的東莞站可直通香港西九龍站,車程僅一個小時。交通的便利提升了香港客戶的購房熱情,東莞站的TOD項目-龍湖|金地天曜城的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2020年開盤以來,該項目已經成交港澳臺客戶75組,總金額1.86億元。今年1月份以來,香港客戶來訪33組,成交21組,總交易金額5543萬元,高轉化高成交的特征頗為突出。據其介紹,有位客戶的父母之前是東莞人,后來到了香港做生意并定居,由于當地房價高,萌生了到內地置業、落葉歸根的想法。因為有朋友購買了該項目的房子,這位客戶便過來考察,起初他只打算買一套三房產品自住,后來考慮到父母也有養老需求,于是就決定買兩套。沒想到第二次到訪的時候,陪同他來看房的親戚也相中了,最終變成了1串3的團購大單。
??越秀地產統計了旗下8個南沙項目的訪客情況以及對標樓盤的摸查情況,發現2月份南沙區港澳購房訪客人數環比提升了10倍。
??“香港客戶回來了。”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表示,今年該公司組織了一些開發商到香港推售項目,目前也已安排了幾個購房團到大灣區看房,“他們對內地的發展有信心。”
??超過4成香港人考慮在大灣區置業
??廣州房協專家委員會委員鄧浩志在今年春節期間就關注到了港澳客戶的返鄉置業需求。他觀察到,港澳客戶明顯成規模進入大灣區市場置業,在江門市新會區,有樓盤在春節假期一天賣出10套房,買家都是香港人。
??他認為,價格優勢是促使港澳人士“回鄉置業”的核心因素。香港一手房均價在12萬元/平方米左右,即便是大灣區的天花板深圳,其一手房均價也只有香港的1/2,東莞、佛山、中山等地的房價就更加便宜了,均價約1.5萬元/平方米。如果到了江門、肇慶、清遠等地,房價可低至5000元/平方米,在香港只能買一個馬桶大小的面積,在這些城市就可以買一套房。
??據其介紹,港澳人士回鄉置業有幾種目的。其中,在香港工作深圳購房的,占比約20%。更大規模的是隨著大灣區的融合發展,越來越多港澳人士選擇在內地創業、工作、退休,于是便產生了大量置業需求。因工作地點改變而產生的置業需求多集中在深圳、珠海、東莞一帶,而休閑、度假、退休等置業需求則相對集中在中山、惠州等地。
??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受疫情影響,2020年香港客戶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的成交宗數為1.61萬宗,涉及面積約150萬平方米,雖同比大跌40%,但總成交金額仍超過309億元,其消費潛力可見一斑。
??中銀香港2月份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計劃在通關后到大灣區內地城市旅游及探親,46%的受訪者考慮于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作為度假或退休養老之用。針對香港客戶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的需求,該公司推出了“置業易”服務,在大灣區的熱門城市提供物業按揭貸款、物業抵押貸款、裝修貸等服務。
??大灣區也對港澳購房者打開了方便之門。早在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就宣布了惠港16條措施,其中一條提到港人在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購房與當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無需在當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的證明,以及繳納個稅、社保等要求,只要在大陸境內無房的香港人都可以在大灣區購買一套自住的住宅。
??2022年6月,惠州市出臺《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發展若干措施》,進一步降低港澳居民的購房門檻,提出在惠州就業、創業的港澳居民,可與內地居民享受同等商業貸款政策購買自住商品房、二手房,對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可參照惠州職工標準繳交住房公積金,申請公積金貸款購房并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
??開發商同樣在努力消除香港客戶的購房障礙。例如,越秀地產組建境外服務團隊,積極“走出去”,深入港、澳政企單位和社會團隊進行推廣,并推出針對港澳人士安居置業的定制方案。這個名為“悅港通”的港人置業服務,大大簡化了港澳居民在南沙置業的手續,7天內即可完成選房、首付匯款、網簽全流程,刷新了行業新紀錄。
??在4月12日舉辦的廣州房地產銀企供需交流會上,新世界中國相關人士提出,在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藍圖之下,鼓勵港澳人士在大灣區安居置業是應時之需,但目前港澳人士在購房流程、資金支付等一系列的環節上面還有待完善,建議各職能部門進一步打通相應業務鏈條,提升港澳人士在大灣區購房效率和體驗。
??“我們已經向相關政府部門提交了多次報告,希望能夠放開對香港人的部分購房限制。”廣州某房企對中國房地產記者表示,要在大灣區購房,香港客戶需提交內地無房且所購商品房用于自住的承諾書,但不少客戶不愿意寫,也不愿意讓親戚做擔保。如果要貸款的話,則需提供內地銀行的流水,大部分香港客戶也沒法做到,只能一次性付款,這就卡掉了不少購房需求。“要吸引更多香港人來大灣區就業、創業,居住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比如說,香港的銀行流水是否也能被認可,這樣就能幫助不少客戶做按揭了。”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