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4 15:49:40來源:中房網
不得不承認,回暖已經成為近期樓市的標簽。
二季度以來,部分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住房成交量增長較快,很多人開始認為房地產的冬天已經結束了,甚至有人煽情地提出“2012 不買房,2013悔斷腸”口號。在這種堪稱“全面回暖”的局勢下,下一階段的房地產市場究竟會怎樣?為此,中房網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尹中立。
樓市屬階段性反彈 房價趨勢性上漲不現實
“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只是屬于階段性的反彈”,對于目前市場的“回暖說”,尹中立并不認可。在他看來,目前的成交上升是在開發商大幅降價、部分地方政府刺激入市,特別是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和利率的下調,讓社會公眾感覺貨幣政策在放松,使得觀望的購房者選擇了入市。
而對于目前成交放大后,不少購房者擔心樓市再次出現恐慌性上漲而蜂擁入市的行為,尹中立強調,目前的金融環境并不支持樓市出現趨勢性上漲。他表示,“過去幾年房價快速上漲的根本原因無疑在于貨幣的快速擴張。”從統計數據看,過去10年里,我國的廣義貨幣增長了6倍,北京和上海的房價大約也上漲了6倍左右;分階段看,2007年和2009年是我國貨幣擴張最快的時期,對應的房價也上漲速度最快。尹中立稱,“這些當然不是偶然的巧合,房價歸根結底是一種貨幣現象,導致中國基礎貨幣數量快速擴張的原因是外匯占款的迅速增長。”
但是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我國外匯占款增長的勢頭開始放緩,有些月份的外匯占款還出現減少的現象。受此影響,無論是廣義貨幣還是狹義貨幣的增長速度都大大放緩,M2由過去的20%左右下降到現在的12%左右。尹中立認為,外匯占款減少這其中有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的兩方面作用。國際因素是歐債危機的惡化,出現金融去杠桿化現象;國內因素是工業出現產能過剩,盈利的機會在減少,導致資本外逃。在資本出現外逃的背景下,包括樓市在內的資產價格可能出現快速下跌,價格上漲并不現實。
現階段不宜買房炒股
對于樓市回暖后市不看好的,并非少數人。在日前的某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就與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設下了賭局,他認為“當前投資股票的收益在5年后一定會大于買房收益”。
對此,尹中立表示,目前階段不宜買房,也不宜炒股。他認為,目前國際經濟環境依然處于危機還未消除的階段,全球金融危機還在不斷的蔓延和深化,投資風險相對都比較大,但如果手中財富比較充裕,可適當的把人民幣換成美金,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其次是買一些硬通貨,比如黃金。而房地產和股票,至少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并不適合于投資。(唐曉斌/中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