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許倩 2024-08-29 09:30:08 來源:中房報
??22城將率先試點房屋三項制度,為下一步推廣蹚出一條路徑。
??8月21日,在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擴大)上,上海市市長龔正明確,上海將探索實施房屋三項制度,2025年全市推開。
??“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城鎮既有住房建筑面積超過7.6億平方米,大量房屋開始步入‘中老年’?!饼徴硎?。
??實際上,除了上海,目前全國還有21個城市正在開展房屋三項制度試點,如青島市先行先試房屋定期體檢制度;濟寧市積極推進房屋質量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煙臺市探索建立城市住宅養老金、城市住宅體檢、城市住宅保險等制度,萊山區率先試點。還有一些城市如江蘇泰州、寧波等已有了一些實施方案、經驗。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了解,目前,一些試點城市主要在房屋保險方面實施較多,在構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上有了一定突破,外界關心的房屋養老金籌錯方面未有實質進展,一些城市則主要在個人住宅專項維修基金續繳方面找到了一些方法。
??“試點城市也需要摸索房屋養老金籌集方式,這需要一定時間?!敝袊飿I管理行業一人士表示。
??另外,隨著該話題刷屏,一些行情被引爆。8月26日、27日,房屋檢測龍頭國檢集團、上海建科、建科股份等,連續兩日出現漲停行情,“存量房檢測市場規模超900億元,房屋養老金落地有望加速需求放量。”國盛證券認為,“房屋安全保險”作為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三項制度之一,后續預計將在更多省市鋪開,屆時還將帶動工程質量保險評估需求上行。
??22城,試點展開
??房屋養老金制度的提法并非今年才出現。早在2022年,政府層面就多次提及要研究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2023年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更是多次公開表態,要研究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
??兩年多時間,表述從“研究”到“探索”再到“推進”,這也意味著房屋養老相關制度落地進度條正在加速。
??所謂 “房屋養老金”,指的就是房屋及其附屬設備設施的保養、維護、維修,乃至更換重建的費用。在城市更新時代,這其實是非常緊迫、非常有必要的。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城鎮有接近20%的既有房屋建成年份超過30年,這意味著,這些房屋都將進入設計使用年限的中后期,并且這一比例還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40年前后,有近80%房屋將進入“中老年”階段。
??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居住小區約16萬個,相關居民超4200萬戶,總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據《2004年城鎮房屋概況統計公報》,2004年末全國城鎮房屋建筑面積149.06億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積96.16億平方米,占64.51%。這意味著,根據老舊小區定義“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建成使用20年以上”,“舊改”潛在存量規模在2024年將達到96億平方米。
??而這些老舊小區,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的老城區,以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天津、鄭州、武漢、濟南等地為多。
??根據貝殼樓盤字典數據,老舊小區數量最多的3個城市為上海、成都、北京,老舊小區的數量分別為1.4萬個、5200個、5100個。老舊小區的數量占總體存量比重最高的3個城市為上海、濟南、北京,20年以上老舊小區占比分別為61%、49%、47%。
??不管是絕對數量還是占比,北京、上海這兩個超級都市的房屋老舊情況都比較嚴峻,恰恰是這類城市面臨更大住房需求缺口和更強烈品質居住訴求,未來老舊小區改造的推進力度也將會更大。
??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投資費用。據測算,僅是改造2000年前老舊居住小區,投資規模就達4萬億元。而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全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結余超過1萬億元,但累計使用資金僅占歸集資金的10%左右。這個量遠遠不夠。
??這也是為什么房屋養老金制度率先在22個一二線城市展開試點的原因。這22個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南京、蘇州、成都、重慶、武漢、天津、青島、長沙、鄭州、西安、沈陽、合肥、福州、廈門、濟南、寧波、無錫。試點的重點是政府將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局司負責人介紹,房屋養老金是由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這兩部分組成,個人賬戶就是業主繳存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按照現行規定來執行。公共賬戶,則是通過試點城市從財政渠道來解決賬戶里資金的問題。
??從試點城市看,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一點、土地出讓金歸集一些等方式籌集,目的是建立穩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資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額外繳費。房屋養老金公共賬戶建立后,不會增加個人負擔。
??在資金使用上,個人賬戶資金,按照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來規定,專項用于住宅的公用部位、公用的設施、設備的保修,在保修期滿之后的一些維修更新改造也包含其中。公共賬戶資金,主要用于房屋體檢和保險等支出。
??房屋保險的實施
??部分城市已在開展房屋養老金制度相關探索。記者注意到,這些城市主要通過引入商業保險的模式,旨在解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不足的問題。
??2015年,寧波在鎮海區試點城鎮住房綜合保險服務,由財政出資為轄區內城鎮住房購買保險和服務,啟動房屋安全動態監測模式。
??這次嘗試的導火索是,2012年12月16日,寧波市江東區某小區一居民樓突然倒塌;2014年4月4日,位于寧波市奉化某小區一幢5層居民樓局部坍塌;兩起事件均造成人員傷亡。
??也是在2015年,江蘇泰州市在全國首創“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續籌模式”,通過房屋維修“醫?!蹦J剑墒屑壸≌S修資金管理機構設立統籌賬戶,通過“政府支持引導、企業應保盡保、業主自愿參?!毙问?,保障所有參保房屋的維修支出。
??今年3月,廣州市發布《廣州市城鎮房屋安全保險制度實施方案》,提出在部分條件成熟的范圍內率先試點推行房屋安全保險制度。該方案提出,鼓勵房屋使用安全責任人自行為房屋投保;鼓勵經濟聯合社為村集體物業及村民房屋投保;鼓勵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積極籌措資金為本小區房屋購買保險等。
??據知情人士稱,該方案落地后,有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的使用單位投保,而民用建筑尤其是存量物業的投保意愿較低。
??也是在3月,重慶首份“房屋安全保險”保單已經完成理賠,3.8萬元賠款由人保財險公司賠付到位,保障了公有房屋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該保單由公房管理處為其所管理的36萬平方米公有房屋向保險公司投保,由保險公司提供一攬子安全保險保障。
??今年5月份,青海省首例房屋保險在西寧市城北區落地。此外,浙江寧波、山東濟寧、重慶渝北、湖南長沙、福建周寧等地亦有房屋保險保單簽發。
??上海的部分小區,則開始嘗試通過結合調整物業費調價來完成維修資金的日常續籌,即從物業費中抽出一部分補充到維修資金中。在《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中,小區專項維修資金余額不足首期籌集金額百分之三十的,業主委員會應當啟動專項維修資金籌集程序。
??但房屋養老金的資金來源不止個人賬戶,還包括政府補貼、公共維修資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讓金等多種渠道。比如,寧波,對于補繳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的老舊小區,政府會給予一定財政補貼,減輕業主負擔,具體繳存辦法為:按新建項目的60%繳存,剩下40%為政府補貼。
??政府如何率先把房屋養老金制度中的公共賬戶建立起來,用政府的“幫助之手”補齊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制度的短板,這是一個新的命題。資金來源可能并不是最難解決的,比如根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思想,土地出讓金應作為房屋安全管理的資金保障之一。根據近十年土地出讓金收支數據分析,土地出讓金累計結余量為3685.76億元,仍然存在提取空間。
??而除資金籌集之外,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完善資金歸集和續籌機制、落實相關主體責任、建立定期檢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等諸多挑戰,都將決定著房屋“三項制度”能否順利實施。
??新事物的發展往往不是一帆風順。正如上海師范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燦所言,當下,“房屋養老金”還處在試點階段,在試點基礎上要逐步總結經驗,一是形成本地區可以實施的政策,允許政策具有地區差異性;二是對于使用的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也可以供其他地區借鑒,到一定階段后全國會有統一的政策要求。
上?!?090政策”正式落幕!
2024-08-28房子更大了,大房子也更多了。關于房屋養老金,住建部最新回應
2024-08-27不增加個人負擔、不減損個人權益。財政部:1-7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7763億元,同比下降22.3%
2024-08-27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3169億元,同比下降10.9%;房產稅2878億元,同比增長20.2%。2024年七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4-08-26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精準支持房地產“白名單”,近1.4萬億元融資獲批!
2024-08-22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5392個。報告|7月土地市場供需規模低位徘徊,熱度回升
2024-08-20出讓金平穩上升,國央企仍為拿地主力。廈門調整房產落戶政策
2024-08-20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戶籍制度改革精神,促進廈門市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報告|7月重點14城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升四成
2024-08-19掛牌房源量轉跌,庫存壓力邊際改善。
- 08:49
- 08:47
- 2024-08-28 12:03:04
- 2024-08-28 11:30:51
- 2024-08-28 11:30:04
- 2024-08-28 10:54:39
- 2024-08-28 10:51:25
- 2024-08-28 10:37:26
- 2024-08-28 09:55:50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