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告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4-08-29 09:46:52 來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4-08-29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克而瑞
??導語
??政策給了口子,很多可能性和機會也就創造出來了。
??◎ 文 / 楊科偉、李詩昀
??8月27日,上海發文優化新出讓商品住房用地套型供應結構,聯系到今年以來,多地發布計容新規,以期鼓勵高品質住宅開發建設。這些規則調整重點指向哪幾方面?又將對房地產行業產生哪些影響?還有哪些配套政策有待優化?
??01
??滬深取消70/90,各地出臺計容新規:放寬不計容比例、發展第四代住宅、限高等
??今年以來,為了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改善性需求,支持高品質住宅開發建設,以各地出臺了一系列新規,包括取消70/90套型限制、優化容積率計算規則、鼓勵發展第四代空間建筑等。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上海、深圳等放開70/90戶型比例限制。“70/90”政策是2006年建設部為了調控住房結構出臺的政策,規定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今年3月,深圳宣布廢止執行了18年的70/90政策。4月,上海一批次土拍悄悄放松了中小套型的比例和面積要求,8月27日,上海正式發文優化新出讓商品住房用地套型供應結構,將多層、小高層、高層中小套住宅面積上限分別調整為100平方米、110平方米、120平方米(往年分別為90、95、100平),中小套型占比最低要求調整為中外環間70%、中環內及新城和南北轉型重點區域60%、外環外50%(往年為60%-80%)。
??第二,減少公攤面積,公共服務設施、架空層、下沉空間等公共開放空間不再計容。比如深圳將機房、避難層等公共空間列為“不計容面積”。南京規定突出屋面的設備用房、樓電梯間,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不超過屋面面積八分之一的可以不計入容積率。珠海規定住宅首層不超過3.9米的可以作為車庫,不計算計容建筑面積。
??第三,放寬半開敞空間半計容比例,調整陽臺進深等約束條件。廣州陽臺等半開敞、半計容的空間比例從15%放寬至20%,允許設置一個滿足連續開敞不低于40%的主景觀陽臺不限制進深。貴陽對兩層及以上通高的陽臺不計入容積率。懷化封閉陽臺也可以按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入容積率和建筑面積。
??第四,解除容積率1.0的供地限制。比如蘇州明確在城市郊區不具備公共交通條件但景觀、區位等條件較好的區域,以及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歷史城區等,停止執行容積率不得低于1.0的供地標準。
??第五,放松建筑密度、高低配等指標要求。貴陽規定在交通、配套條件較好的區域,住宅項目建筑密度可高于43%。懷化允許在滿足滿足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并經規劃批準的前提下,可對筑密度、綠化率、建筑高度等在原指標5%幅度內調整。
??第六,放寬層高限制。廣州對套內建面超過144㎡的住宅,挑空部分層高從6米放寬至7.2米。南京規定套內建筑面積超過120平方米的住宅起居廳和餐廳可以適當提高層高。贛州住宅建筑標準層層高由不宜大于3.2米調整為不宜大于3.6米。
??第七,優化飄窗和設備平臺管控要求。佛山取消對單個陽臺的進深和面積限制,取消飄窗窗臺與地面高差小于0.45米需計容的要求。深圳增加凸窗尺寸,凸窗的進深由0.6米增加到0.8米。懷化飄窗寬度可與房間等寬,出挑寬度不超過0.8米,不大于4.0平方米/戶的設備平臺不計入容積率和建筑面積。
??第八,出臺限高令,控制超高層住宅開發。深圳規定住宅和宿舍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150米。昆明規定新建的城鎮住宅限高80米、商業限高150米,并制定了5個分區建筑高度限制,依次為:27米、36米、54米、54米、80米。江蘇省發布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控征求意見稿,明確各地一般不得新建100米以上住宅,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城市嚴格控制新建80米以上住宅。
??02
??新規提升得房率變相降低購房成本,未來新房產品更趨大型化、改善化
??一系列計容新規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哪些影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對于新房產品而言,未來面積大型化、產品改善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上述城市計容新規的共同導向是鼓勵房企開發高品質住宅產品,陽臺可做大、飄窗可做深、層高可做高,以及鼓勵發展垂直綠化的第四代空間住宅等,以期提升居住的功能性和舒適性。控制高層住宅開發、放寬低容積率產品供應,也意味著純剛需類產品市場份額將持續收縮,低密及大戶型的改善性產品將成為新房市場成交主導。
??對于消費者而言,新規有助于提升得房率,相當于變相降低購房成本。通過將公共開放空間列為不計容,公攤面積將會降低,放寬陽臺等半開敞空間的計容比例,則意味著購房者可以獲得更多的“贈送面積”,兩相疊加,未來100%甚至120%的得房率將成為可能,較之目前普遍8成左右的得房率將有顯著提升,對于購房者而言,購買相同的套內面積只需要付出更少的總價,購房成本和門檻都將相應降低。
??對于行業而言,商品房升級并拉開與保障房差距,有助于雙軌制供給體系的建立。商品房產品升級后,其與保障房的區分度將進一步拉大,讓商品房可以回歸商品屬性,產品供給和價格由市場主導決定,保障房體系則用于滿足工薪階層的基本住房需求,由政府主導,對價格及運營管理都有嚴格管制,由此“改善有市場、剛需有保障”的雙軌制住房供給體系將逐漸形成和完善。
??03
??建議配合取消限價、優化供地機制,融資、預售、公積金政策向高品質項目傾斜
??為了提升改善住宅品質,除了上述規劃管控調整之外,還有哪些配套政策有待優化?
??一是逐步取消限價政策,讓商品房回歸商品屬性,由市場主導價格決定機制。限價機制是房地產市場過熱時期的調控產物,限制住房價漲幅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二手倒掛的套利空間,并催生了開發商降標減配等道德風險。在雙軌制供給體系建立的基礎上,保障房土地由劃撥所得,成本和價格總體可控,因此房價上漲可以有效控制在商品房領域,這也讓限價政策取消成為了可能。今年以來,已有19個城市松綁限價,其中沈陽、鄭州、蘭州等已明確不再對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進行指導,由房企自主定價銷售,珠海等縮短價格備案管理,黃山等放寬尾盤銷售價格下限,蕪湖等取消取消樓層差價限制。但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仍在實行價格備案審查制度,限制新房售價上限,岳陽、唐山、株洲等城市在2022年發布限跌令,明確新房銷售價格不得低于備案價的85%-90%,也還未明文取消。
??二是優化土地供給結構,優質地塊出讓環節競品質。一方面,順應市場結構調整,提升核心區域土地供給所占比重,另一方面,對于優質地塊可以在出讓環節增加高品質建設要求,典型如上海,將在今年第五批次宅地出讓中對市場熱度較高的地塊實行“雙高雙競”,除原有的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高品質建設指標外,增設了“競裝修標準”“競公共設施和開放空間”“競無償移交人才住房”三項指標,鼓勵市場主體建設優質住房。
??三是支持在建項目適應市場需求調整規劃設計方案。在不改變用地性質、不提高容積率的前提下,支持在建續建商品房申請優化調整建筑設計方案,對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住房戶型做出調整。
??此外,對高品質項目住宅項目,可以在融資、預售許可、預售資金監管、公積金貸款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比如適度上調大戶型高總價的改善類產品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指導商業銀行在房地產開發貸款授信審批、利率定價、貸款期限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支持,允許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等行政審批手續,分類放寬高品質項目預售審批形象進度要求等。
- 09:36
- 09:35
- 09:33
- 09:32
- 09:30
- 08:49
- 08:47
- 2024-08-28 12:03:04
- 2024-08-28 11:30:51
- 2024-08-28 11:30:04
- 2024-08-28 10:54:39
- 2024-08-28 10:51:25
- 2024-08-28 10:37:26
- 2024-08-28 09:55:50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