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08:53:18 來源:增幅為
竇以德:下面一位主講嘉賓是來自荷蘭的Ype Cuperus教授,Ype Cuperus教授應該說是大家如果研究過開放建筑體系的話,應該知道六十年代由Ype Cuperus教授在荷蘭發起這些建筑思想而組織一個組織,Ype Cuperus教授一直研究到現在,是他的真傳,現在他在荷蘭代爾夫特大學是教授,而且在國際上參加這些相關的研究有很多心得,今天來給我們交流,大家歡迎!
荷蘭代爾夫特大學教授Ype Cuperus 演講
Ype Cuperus:首先我想說一下一些背景信息,在荷蘭的一些建筑業的背景,然后加一些精益建筑方面的知識。我們在網絡時代共同面臨的問題,任何一個社會都有三個階段,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再展望未來,這是我的演講結構。
從技術生產到產品,這是一種轉變,這些都可以帶給我們新的建筑和生產的模式,最后能夠讓開放式建筑引領進入精益建筑。
在西方社會產業變化是根據兩個世界大戰來形成的,那么在二戰以后進入了工業化的時代,現代的建筑家,設計師和建筑師他們使用了現代的建筑理念和傳統的理念分道揚鑣。
二戰以后在歐洲有很強烈的對于住房的需求,所以大量的快速的建造了這種房屋,主要的一個重點是數量而不是質量,不太在乎建筑的環境的質量,主要是以量產的方法來解決大量存在的問題,但是并不能很好的滿足個人的需求,以及滿足各種變化的需求,因此不能夠適應新時代的新的變化和新的要求。
我們有一個基準的原因,就是一切的事情都在不停的變化中,我們不可能為將來的事情做一個非常嚴格的預測。從上個世紀的60年代到70年代,在荷蘭有城市的纖維和填充物和支撐物的概念放到新的建筑的指導意見里面。
下面我講SAR的重要性,為了在荷蘭反映出它的影響,它所提倡的是在有人居住的街道有一種社會的控制,并且要有一種模塊化的城市語言,將以前已經存在的先例,并且是成功的先例注解到這種語言當中,成為了自己特有的一種語法。
具體的建造規則我就不解釋了,只是給大家看一下大概的圖片,因為這是為專業的設計師看的,這個圖片顯示了怎樣在一個30厘米格子的標準設計紙上進行設計,這是一個相似的規則可以應用。
大家看這個是用10-20厘米的方格線進行設計,我們可以在基于30厘米的設計紙上進行更加細節的設計,這樣可以將產品進一步的發展,可以讓設計師的設計從支撐系統上分離出來,可以進行細節的設計。
那么有什么問題呢?這種模塊化配合的模式是在1986年這個系統成型的,很多的部分需要重新的設計才能夠適應30厘米的設計圖紙規則。
如果這樣的話很多老的設計方式不能繼續使用了,而且當時經濟短缺的問題不能夠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新標準的設計,當時這種新的設計的模式沒有能夠得到非常好的流行起來。那么需要整整一代人,他們沒有歷史的負擔才能夠重新理解和解釋SAR和開放式建筑的概念,那么在歷史上下一步就是OBOM研究團隊的開始,它是一種新的發展開發模式,這個叫做開放與建筑,它不光是對于模塊化配合的建筑理念,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指導方針。
然后我要說一下導管、導線和服務,要是想填充物能夠有支撐,就需要有連續的管線來提供各種服務,包括電、氣、水、熱等等,這些管線應該和建筑物的不同部件有一定的互相獨立性,這樣我們要改變建筑某些局部的時候,就不一定要將這些管線破壞,可以更加自由的分開來進行改造,這樣就讓我們要有動機在建筑的設計上有新的理念,以實現這種獨立性。
左邊我們看到這個設計1973年的,顯示數據模,右邊的是最近的一個圖片,沒有任何改變發生,我們現在還是將電氣線埋進這個建筑的結構里面,然后再拿水泥封上,沒有太多的改變,因為這樣做在短期來說投入資金更少。
這是一個填充物的系統,這個方面我們能夠做成什么改變以實現更好的獨立性呢?
(PPT)這個系統是由聚乙烯做的活動地板建造的,在這個地板和建筑的墻體之間是有空間鋪設管線,可以隔水和電氣,還有數據線,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的應用來改變走線的方向,看一下,這個就是一個線纜的套環,可以根據這個來進行電力和數據線的提供,和我們之前看到的把這些線全都埋在混凝土里面是完全不同的理念。
這個顯示的就不是活動地板了,這個叫細長地板,以及上面放上預制水泥板還有一些石灰板,這樣就有空間可以放管線。
這是另一個例子,這也是同一個思想理念不同的產品,這叫做預制空心結構板,這樣也可以同樣的目的,功能是一樣的,也是提供一個空間可以走線走管道,這個系統可以讓我們將填充物的具體的設計方法的時間一直往后面推延,到真正建造甚至是做內部裝修的時候再去考量,而不用剛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設計。
談一下最近的發展,改造、重新使用和裝修是一個在建筑建好了以后難免會遇到的幾個問題,那么新建的無論是老房子的改建返修還是新房子,這些都是需要經歷的,我們都將它納入考量。如果將老房子直接拆除,這是一種對好材料的浪費,老房子上的人可以居住,如果可以讓社會纖維不停的改進,實際上老房子的價值和質量是可以同步提升的。
另一個荷蘭的發展,可以叫做實體房屋,也就是傳統的老房子的建筑方法,為什么很多人花很大的代價也要保護不讓這種房子消失呢?就是這種房子在很多的港口城市是很多的,人們非常愿意花大價錢保護它們,因為它們非常的強,它們的結構非常的結實,可以反復的使用,不同的住戶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我們把這個歸為實體房項目里面,他們有老的審美的風范和實際的用途,所以人們希望保護這些老房子。
這些實體老房子前面,建筑的正面是非常好看的,非常招人喜歡,所以大家都覺得在審美和感情方面是希望留住這種財富的,不管是住間戶還是轉成酒店,還是做成辦公用房都是可以做的,它可以實現已知和將來未知的功能,這就是阿姆斯特丹如何將一個實體房轉變成酒店的例子。
下邊一個話題就是融資和管理的新方法,有一種建筑我們叫做以客戶為導向的建筑理念,在二戰以后以后房屋的供應量短缺,所以大家使勁的買房,那個時候就重視質量,主要是一種以銷售者來進行導向的管理理念,但是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減輕了,開發商和建筑商要盡量的符合用戶的需求,特殊的審美愛好和功能需求。
那么建筑業現在開始想要把現在已有的這些房屋進行重新的裝修和提升等級,讓它們重新煥發光輝,比如說使用新的材料、系統、新的管理和融資的整體戰略,這樣讓它有更多的靈活性,將來如果有發生變化可以像新建的房一樣去實現更多的功能,滿足不同住戶的要求,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改變,比如說為居民居住這些都可以進行改變。
還有建筑公司和集體授權建筑,他們財力有共同的需求,有一起出錢授權一家設計公司,然后建筑公司為他們建造,這就是集體的私營授權方式,這些人他們有共同的利益組織在一起就成了一個私營的消費者,那么可以建一個社區,為他們自己建一個社區來授權單獨的建筑師。
我要再談一下精益建筑。那么在福特,我們知道它創造了流水線的量產的概念,但是不管市場怎么樣就是不停的制造,不管放在市場上什么都能夠賣,當然這是原始的,后來豐田它們有了一個里程碑的改革,就是叫做精益的生產,他們要在生產的過程中將加工的程序和各方面的控制都加以調整以減少浪費,這就叫做精益工程的基本理念,那么在建筑方面其實我們也可以引入這種理念,所以我非常倡導將這種概念導入到建筑的行業里面。
那么亨利·福特他當時的時代,他不管造什么車,放到市場上他覺得都可以賣掉,所以他的生產線從來不停,以同樣的速度建造或者速度越來越快,這個我們叫做量產,是叫做第二輪的工業革命里面的小革命,豐田他就是第三輪的了,它的這種精益的改造讓他能夠適應新的時代,超過福特,并且能夠讓這些車能夠通過減少失敗和浪費,讓他的產品達到一個近乎完美的階段。
所有的現代消費都引入了這種精益生產管理理念了,精益建筑的概念就是為了將精益生產放在建筑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界定出了七種浪費,只要界定這種浪費,它們就是在我們整體的生產過程中會發生的,只要能夠把這些浪費給避免或者減少,就可以減少我們的失敗和浪費。
比如說人和設備的移動要盡量的減少,還有等待的時間,過量的生產,過量的加工,過量的機械化,或者說機器的過度裝配與使用,這些都是常見的浪費。
在荷蘭可能修改建筑的失敗和瑕疵方面的維修費達到了20%的成本費,這是非常高的,那么如何來避免?第一就是首先減少這種可能存在的設計失敗和瑕疵;這就和汽車制造業里面類似,不同的部分進行獨立的設計,但是同時要能夠對接,而且這種對接的過程就是連初級訓練的工人,甚至說門外漢都可以做到,這樣就避免了因為技術工人的短缺而造成的瑕疵,那么這些不同的部分就叫做模塊,可以組建成一個整體,這和我們的開放式建筑理念是共通的。
最后我總結一下,建筑的環境是一個非常長的,一個建筑的壽命很長,那么它必須能夠在很長的時間內都能夠承載它的功能、體現它的價值。并且建筑過程應該越短越好。建筑應該有靈活性,能夠根據很長時期內不同的功能要求進行改變,并且可以通過不同模塊的互相配合來實現。
那么下一點就是我們要想想怎么才能夠更快的進行建筑的成型和如何將不同的模塊分解,以在建筑的生命時期里面更多的滿足不同的功能,同時是可以有很長的使用壽命,這樣才能夠叫做可持續發展。謝謝!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
郵編:100037 電話:010-68323566 傳真:010-88386228
Copyright?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30026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