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朱曉龍 2024-02-18 09:52:40 來源:中國建設報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建立以城市為單元、以項目為主體的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為落實《通知》要求,1月26日上午,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加快推進城市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支持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在部署會上強調,針對當前部分房地產項目融資難題,各地要以項目為對象,抓緊研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第一批名單在1月底前提出,并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及時發放貸款,精準有效支持合理融資需求。
??具體而言,城市提出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應同時符合以下五個條件:第一,項目處于在建施工狀態,包含短期停工但資金到位后能馬上復工,并能建成交付的項目;第二,項目具有與融資額基本匹配的抵押物;第三,項目已明確擬申請貸款的主辦銀行,并建立貸款資金封閉監管制度;第四,項目預售資金未被抽挪,或被抽挪的資金已及時收回;第五,項目制定了貸款資金使用計劃和完工計劃。
??據了解,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后,各地迅速行動、抓緊落實。比如,重慶市通過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已梳理出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314個,融資需求約830億元,并已向轄內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異地城商行、三家市屬法人銀行等28家主要銀行推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通過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向當地金融機構推送了107個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其中北投荷院項目已獲得民生銀行南寧分行3.3億元開發貸款,等等。隨著各地房地產項目“白名單”陸續落地,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正在“加速運轉”。
??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建立以城市為單元,以項目為主體的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對于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由于房地產固有的不可移動性,房地產市場以城市為單元的區域性特征明顯,各地房地產市場形勢、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狀況、金融機構關聯情況都存在顯著差異,需要因城施策。通過建立以城市為單元的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協調解決房地產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統籌推進本行政區域內房地產融資協調工作,推動房地產企業和金融機構精準對接。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一般為“集團公司+項目公司”架構,集團公司和項目公司都是獨立法人,房地產開發都是以項目為單元,債務違約的房企集團也有好的項目,正常經營的房企集團也有差的項目。通過建立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可以有效區分集團公司債務風險和項目公司開發運營風險,同時打消金融機構的顧慮,扭轉金融機構過度避險行為,精準支持項目融資,保障項目建設交付。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建立和高效運轉,以及房地產項目“白名單”的持續落地,將推動相關貸款更多投放到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上,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的政策效果也將逐步顯現,有助于緩解房地產貸款收縮情況,擴大房地產投資;有助于保障房地產項目建設交付,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有助于促進房地產與金融良性循環。
北京調整優化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政策
2024-02-18深化“一區一策”精準施策,推進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實現職住平衡。住建部:推動加大保障房建設和供給,部署第二批項目籌備
2024-02-18各地要抓制度建設,盡快出臺地方實施意見及配套辦法,加快完善“1+N+X”的政策體系。2023第四季度房企信用狀況報告發布
2024-02-04房企不良信用信息數量同環比均增,債務違約情況有所好轉。云南: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2024-02-04著力推動住房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北京: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4-02-02著重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河南: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
2024-02-02分類有序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四川: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24-02-02發揮好有效益的投資的支撐作用,做好穩外貿穩外資等工作。成都:2023年12月國家專項借款項目交付率達到85%
2024-02-02恒大項目交付率達到83%。
- 10:54
- 10:51
- 10:49
- 10:18
- 10:16
- 10:05
- 10:05
- 09:54
- 09:52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