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2024-01-29 09:45:50 來源: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1月2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穗府辦函〔2024〕6號),現解讀如下:
??一、繼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及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決策部署,加快建立健全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為主體的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補齊保障性住房建設短板,提高住房保障覆蓋面,統籌解決城市戶籍人口和引進人才住房困難問題。2024年,廣州市計劃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8萬戶。
??二、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建房〔2024〕2號)要求,建立分管市領導任組長,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金融監管總局派出機構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研判房地產市場形勢和房地產融資需求,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推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金融機構精準對接,協調解決房地產融資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根據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情況及項目開發企業資質、信用、財務等情況,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指導金融機構積極滿足合理融資需求。加強工作統籌和信息共享,做好融資保障工作,進一步增強銀企互信。
??三、優化調整限購政策
??(一)限購區域。
??按照《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優化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穗府辦函〔2023〕49號)規定,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云(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鐘落潭鎮)、南沙等區域為住房限購區域。
??(二)在限購區域內進一步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居民家庭和個人(不區分是否為本市戶籍,下同),新購買建筑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下同)住房(包括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不納入限購范圍;名下已有的建筑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住房,不計入名下已擁有住房套數核算。
??2.支持“租一買一”。居民家庭和個人,將名下住房用作租賃住房并按照《廣州市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規則》(穗建規字〔2024〕12號)規定取得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購買住房時相應核減名下住房套數。
??3.支持“賣一買一”。居民家庭和個人,根據《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啟用存量房房源信息編碼的通知》(穗建房產〔2022〕646號)要求,將名下住房在我市存量房交易系統取得房源信息編碼并掛牌計劃出售的,購買住房時相應核減名下住房套數。
??4.支持“轉移、合并登記一體辦理”。對于具備合并不動產權證書條件的房屋,購房人可以申請轉移登記業務、合并登記業務一同辦理,核查名下房屋套數以合并登記后為準。
??(三)優化商服類物業限購政策。
??在全市范圍內,商服類物業(含已確權登記滿2年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可以轉讓給法人單位,也可以轉讓給個人。
??(四)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仍然嚴格執行《關于規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建住房〔2006〕171號)、《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有關政策的通知》(建房〔2015〕122號)等相關規定不變。
??(五)政策調整自2024年1月27日0:00起施行,購房資格審核適用政策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北京調整優化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政策
2024-02-18深化“一區一策”精準施策,推進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實現職住平衡。住建部:推動加大保障房建設和供給,部署第二批項目籌備
2024-02-18各地要抓制度建設,盡快出臺地方實施意見及配套辦法,加快完善“1+N+X”的政策體系。2023第四季度房企信用狀況報告發布
2024-02-04房企不良信用信息數量同環比均增,債務違約情況有所好轉。云南: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2024-02-04著力推動住房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北京: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4-02-02著重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河南: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
2024-02-02分類有序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四川: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24-02-02發揮好有效益的投資的支撐作用,做好穩外貿穩外資等工作。成都:2023年12月國家專項借款項目交付率達到85%
2024-02-02恒大項目交付率達到83%。
- 10:54
- 10:51
- 10:49
- 10:18
- 10:16
- 10:05
- 10:05
- 09:54
- 09:52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