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研協]樓市成交三連跌 “金九”表現不佳(9.17-9.23)
- 【城 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12-09-26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中房研協
- 【關 鍵 詞】: 中房研協,樓市成交,三連跌 ,金九,
- 【內容摘要】: “金九”以來,土地市場持續升溫。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進一步加大土地供應力度,掀起新一輪供地高峰,龍頭企業拿地步伐也逐步加快。9月以來,萬科、恒大、華潤等三家房企拿地金額已達95億元。
報告內容:
中國房地產市場研究周報(9.17-9.23)
一、本周關注
1、關注焦點:房企9月“拿地潮”
“金九”以來,土地市場持續升溫。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進一步加大土地供應力度,掀起新一輪供地高峰,龍頭企業拿地步伐也逐步加快。9月以來,萬科、恒大、華潤等三家房企拿地金額已達95億元。
2、業內觀點:
房企拿地升溫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對未來房地產市場預期改變的背景下,銷售出現回暖,資金鏈壓力減小,與此同時,地方推地力度加大,優質地塊增多。
——顧云昌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
在住宅交易回暖的背景下,房企資金回收較為明顯,資金面大大改觀。另外,庫存減少,需求不減,房企對后市的預期與上半年相比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加大了拿地積極性。地方政府有賣地的需求,房企有買地的需求,二者相互呼應,就出現了近期土地市場升溫的現象。但并不是所有房企都具備拿地條件,只是部分資金鏈緩解的房企開始拿地。
——陳國強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
近幾個月,在土地市場上表現活躍的,幾乎清一色的是大型地產商,比如萬科、金地、龍湖、招商、華潤等,而數量眾多中小企業,基本上都比較沉寂。說明一點:本輪房地產調控和市場調整的過程中,開發商嚴重分化,行業優勝劣汰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隨著成交量的增長,地價將慢慢反彈,但不可能重現2007年下半年和2009年四季度-2010年一季度那樣的瘋狂地市。環境不同也,當前調控形勢、貨幣政策、經濟環境等皆不如當年。從市場供應關系看,土地成交量增加,有助于增加明后年的房屋供應量,從而有利于穩定房價,并非壞事也。
——楊紅旭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
近期一線城市一些新城區域開始大規模推地,此外大部分二三線城市已經亮出大規模的推地計劃,其他未公布城市推地的動作也明顯增加。總體來講,位置較好的地塊比較受歡迎,其他位置不好的地塊成交表現一般。從目前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來看,整體市場的升溫已經出現,預計在四季度土地市場可能會出現新高峰。四季度土地價格可能有小幅回升,因為部分高周轉類型的房企目前資金相對充裕,將會積極把握當下的拿地時機加快動作。
——張宏偉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
二、二十典型城市土地供求情況
本周土地總供應面積為584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6.0%。其中經營性土地供應面積環比下滑2.2%,非經營性土地環比上漲91.4%。
本周土地供應可造1082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總量,環比上漲28.0%。
本周土地總成交面積380萬平方米,環比下滑27.7%。其中經營性土地成交面積環比下滑30.0%,非經營性土地成交面積環比下滑25.0%。雖然本周典型城市經營性土地整體成交面積環比繼續下行,但近期大型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所上升。
本周土地成交量可造728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總量,環比下滑20.2%。
本周土地成交總金額146億元,環比上漲50.3%。其中經營性土地成交金額環比上漲63.9%,非經營性土地環比下滑24.8%。本周經營性土地成交均價689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33.9%;成交樓面均價307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95.1%。
本周北京城建、北京萬科各在大興區拿了一幅地塊,總成交金額超30億元,溢價率達39%。樓板價超過5000元/平方米的地塊數量環比大幅增加,帶動價格的上揚。但從整體看,高溢價率地塊依然很少,低溢價率、底價成交地塊依然占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