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 09:43:36
??房地產開發企業國內貸款及其他到位資金仍未有改變環比下滑的趨勢,體現出房企融資難的情況依然有待改善。
??◎ 作者 / 房玲、易天宇
??5月,房地產行業融資政策釋放利好信息。5月4日證監會、深交所及銀保監會的相關會議及通知中,提及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此后,5月16日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三家民企被監管機構選為示范房企,陸續發行人民幣債券;隨后新城、旭輝也加入優質民企名單中,可見融資扶持政策向民營房企傾斜。在此背景下,房企到位資金壓力是否有所減輕?
??1
??5月到位資金年內首次回升
但累計降幅繼續擴大至25.8%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1-5月房地產行業數據,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金額均實現環比回升,但整體市場依然處于低迷狀態。5月單月商品房銷售規模仍為年內次低,此外前5月銷售累計同比降幅仍在擴大,面積及金額的累計降幅較1-4月分別擴大2.6pcts和2pcts。
??受此影響,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1882億元,同比下降33.4%,環比實現年內首次上升達14%,但規模依然維持在歷年的較低水平。由于融資渠道收緊,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更加依賴于銷售回款,而隨著1-5月累計銷售規模的下滑,房地產行業到位資金同步下降,到位資金壓力依然較大。2022年1-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60404億元,同比下降25.8%,降幅相比1-4月的23.6%仍有進一步擴大。
??2
??居民購房意愿有所提高
銷售回款年內首次環比上升16%
??從銷售回款(個人按揭款+定金及預付款)來看,2022年1-5月銷售回款為28926億元,同比下降35.9%,較1-4月的累計降幅33.3%進一步擴大2.6 pct。2021年5月銷售回款為5532億元,同比下降44.9%,但年內實現首次環比上升16%。近期,各省市的調控放松政策“應出盡出”,頻率和力度一定程度上觸動了購房者。2022年5月商品房銷售為10970萬平方米和10548億元,分別環比上漲26%和30%。隨著銷售的回升,銷售回款也結束環比下滑趨勢,實現年內首次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5月個人按揭款和定金及預付款到位資金的環比增長分別為4.8%和21.9%,銷售回款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定金及預付款的增長,個人按揭款增長幅度仍然較小。此外據央行披露,5月份住戶貸款增加2888億元,同比少增334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值同比基本持平,而以按揭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1047億元,同比少增3428億元,也說明購房貸款需求依然偏弱。在此背景下,5月房企到位資金中的個人按揭款同比下降34.4%,環比僅上升4.8%。
??3
??國內貸款單月再創新低
政策利好效果有待觀察
??國內貸款(包括開發貸及并購貸、委托及信托貸等)方面,1-5月到位資金中國內貸款為8045億元,同比下降26%,降幅較1-4月擴大1.6pcts。單月來看,5月國內貸款再創2017年以來新低,為1208億元,同比下降34%,降幅較4月擴大6pct。
??2022年5月4日證監會、深交所及銀保監會的相關會議及通知中,提及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但政策傳導仍需時間,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
??4
??自籌資金環比上升24%
其他到位資金有望短期改善
??從自籌資金來看,1-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自籌資金)21061億元,同比下降7.2%,降幅較1-4月擴大2pcts。單月來看,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自籌資金)4790億元,同比下降13.2%,降幅較4月擴大6.6pcts,但環比上升了23.6%。
??此外包含公開市場發債等融資方式在內的其他到位資金,1-5月同比下降12.7%至2321億元,降幅較1-4月擴大2.1 pct。其中5月僅為339億元,環比 繼續下滑,同比下降23%。值得注意的是,5月16日,監管層釋放重要信號支持民企融資。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三家民企被監管機構選為示范房企,陸續發行人民幣債券;同時創設機構還將發行包括CDS或CRMW在內的信用保護工具。此后消息稱,新城、旭輝也加入優質民企名單中,其中新城月內相應發行了10億中票,為銀行間首單房企信用風險緩釋憑證。隨著融資渠道的逐步改善,房企其他到位資金規模有望短期擺脫下滑趨勢,實現觸底反彈。
??總體來看:2022年5月房地產行業出現積極轉變,尤其是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金額均實現觸底環比回升,房企的銷售回款也出現環比上升16%,使得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實現年內環比首次上升。雖銷售等規模仍處年內次低、歷史低位,但對穩定經濟大盤的作用已逐步顯現。但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國內貸款及其他到位資金仍未有改變環比下滑的趨勢,體現出房企融資難的情況依然有待改善。雖然5月各類政策利好消息頻出,但政策傳導仍需時間;此外政策僅針對別個優質房企,政策的信號意義仍大于實際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