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多審合一、數字化審圖、政府購買服務等改革基礎上,探索實施“告知承諾+聯合抽查+信用評價”等舉措,全力深化施工圖審查改革。
??自改革實施以來,勘察設計單位質量主體責任意識明顯加強,勘察設計質量明顯提升,質量安全更加可控。2023年及2024年施工圖無違反強制性標準項目比例分別為87.6%、88.5%,提前完成從2021年的50%至2025年提升到80%的改革目標。綠色低碳全面融入勘察設計,在施工圖審查檢查中突出綠色建筑等低碳宜居指標落實。截至去年10月底,2024年共檢查完成新建裝配式建筑408項,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1813萬平方米,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58%,提前完成至2025年達到55%的改革目標;檢查完成新建綠色建筑共535項,新建綠色建筑建筑面積2558萬平方米,全市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執行比例達到100%。勘察設計市場秩序持續改善,構建形成權責明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運行高效的監管體系。累計對484家勘察設計單位、491個項目負責人開展信用評價。
??轉變監管方式,從管項目向管行業轉變。針對責任主體責任弱化、“保姆式”服務不利于勘察設計質量整體提升等問題,從對工程項目開展施工圖事前審查轉變為面向行業單位開展事后監督檢查,對在事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信用評價,通過信用評價強化企業主體和設計負責人的責任意識。通過“告知承諾備案+全程線上申報”實現政府監督全過程無打擾,建設單位備案即可開工,提高建設效率,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及主體責任。
??實施聯合監管,形成“一套圖紙、一次檢查、多項內容、多方受益”的新格局。規劃和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組成聯合抽查主體,借助北京市施工圖數字化監管平臺,委托審查機構對質量、消防、人防、綠色建筑、裝配式、超低能耗、無障礙、地標實施、規劃監督9個專項內容開展抽查,推動全市設計質量監管“一張圖”建設。9個專項內容形成“審與驗”閉環管理,使政府行政監管更加高效、行政資源配置更加優化、政策執行更加有力。平臺目前共存儲圖紙3760萬張,這些圖紙成為開展質量監管、消防審驗等工作的有力抓手。
??建立設計行業信用管理體系,首次建立面向企業和個人的“雙信用”積分制度。形成施工圖質量“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評價、事后信用獎懲和信用修復”的全流程信用監管機制,運用“信用扣分+責令整改+行政處罰”實行階梯式分層級懲戒,引導建設單位選擇水平高、信用好的設計單位。制定《北京市施工圖審查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對審查機構開展信用評價,通過將考核結果作為政府采購的重要參考、暫停嚴重失信的審查機構的審查業務等管理措施,審查機構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審查機構管理模式更趨完善。
??統一施工圖審查尺度,建立審圖高頻問題的動態反饋機制。通過每月召開“網上技術法庭”建立申訴機制,持續完善信用體系和管理機制,2024年針對施工圖檢查中的異議項目召開申訴專家會12次,邀請專家152人(次),處理申訴問題165個。結合日常審圖出現的高頻問題,編制完成檢查要點2.0版。創新技術服務手段,通過周三服務開放日等發布審圖常見問題、剖析典型案例等,為設計單位解決技術疑難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審查標準、統一審查尺度,推動建設工程設計標準應用的統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
郵編:100037 電話:010-68323566 傳真:010-88386228
Copyright 2010-2014 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30026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