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元端:樹立行業規范案例 提升城市住區水平
-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快速城鎮化的關鍵時期,面臨環境、資源、社會發展的挑戰更為復雜和綜合,建立一套適合中國國情,同時能與國際接軌的綠色評估標準體系迫于眉睫。
- 《中美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比較研究》驗收意見
- 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委托,5月25日下午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主持召開了由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承擔的《中美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比較研究》(建科2007-R3-27)課題驗收會。
- 《中美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比較研究》課題簡介
- 經過四年的深入研究,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完成了以下四大部分研究內容:綜合研究報告;可持續發展綠色人居住區建設導則;中美綠色建筑比較研究報告;中美綠色建筑標準分項比較表。
課題評審專家
- 徐正忠:住建部住宅建設與產業現代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科技司原司長;研究員
- 評審意見:課題組對中美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內容、認證體系以及政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對比研究;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綠色人居住區建設導則》,但這個導則的推廣應用,需要示范項目的支持,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推廣。
- 趙景昭: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建筑師
- 評審意見:課題組完成的《可持續發展綠色人居住區建設導則》導向明確,操作性強,填補了我國綠色住區建設體系的空白,對指導我國城鎮綠色住區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具有推廣價值,有引領作用和指導實踐的意義。
- 孫克放: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原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
- 評審意見:我對本次課題的意見:第一,經過比較,中美比較的工作細致;第二,評估比較正確,每個比較后面都有評估;第三,提煉明確。中國要完成跨越式發展得靠綠色建筑,因為綠色建筑是跨越發展的領頭羊。
- 金笠銘: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 評審意見:在綠色概念滿天飛舞的當下,給綠色建筑一個定性定量的概念,奠定綠色評估的科學基礎是非常有必要的。下一步要做如何轉化,要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地區來應用這個標準;另外,要進行培訓,將研究成果推廣出來。
- 謝遠驥: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原總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
- 評審意見:本次標準研究比較實事求是,我國以城鎮化為主,設計高層住宅,我們比國外的水平高,但是在貫徹綠色這一方面確實比較落后。本次研究的導則,客觀地來參考國外的標準,對我們的城鎮化建設有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
- 辛 萍: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 高級工程師
- 評審意見:本次課題將國內外綠色建筑標準進行了詳細的比較,結論是引領性的標準,超前的,但還要考慮標準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要適合當前的現狀,包括此次課題的導則,里面的很多指標,要符合當前技術的現狀,標準可以根據國情和市場的發展程度,不斷地完善標準。
- 盧 求:洲聯集團副總經理、博士
- 評審意見:可持續發展綠色人居建設導則不光是提供綠色部分,它包括了從建筑本身,到小區,再到環境,是整個價值體系的大環境。要從終端,從建筑本身,以可持續綠色人居為價值鏈的核心,提高建筑的質量,通過這些技術指標,實際上最核心的提高了產品的價值。這個工作有兩個意義:一是有政策性的指導意義;二是為從事房地產設計的人,尤其是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經驗的人,提供一個操作手冊。需要設計師,工程師,有創造性的考慮因素,針對每一項不同,來做解決方案,這應該是價值鏈的核心。
課題組主要成員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名譽副會長兼人居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元端
國家級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筑師 趙冠謙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專家組組長 開 彥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王涌彬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顧問兼專家組副組長 、梁開建筑設計事務所總規劃師、中房集團原總工程師 秦錚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韓秀琦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系主任、教授 張 建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執行總建筑師 劉東衛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秘書長 朱彩清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 靳瑞東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副秘書長 王寶剛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萬育玲
《中美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比較研究》課題簡介
研究成果
經過四年的深入研究,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完成了以下四大部分研究內容。
(1) 研究成果之一:綜合研究報告
(2) 研究成果之二:可持續發展綠色人居住區建設導則
(3)研究成果之三:中美綠色建筑比較研究報告
(4) 研究成果之四:中美綠色建筑標準分項比較表
更多...成果創新及應用價值
通過《中美綠色建筑評估標準比較研究》這一課題展開的綠色人居可持續住區的研究,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形成了國內完整的集人居環境領域內的主要指標為一體的一套綠色建設導則,從城市開發角度,住區規劃,居住舒適度,以及節能減排,全方位多角度的確定人居環境的具體執行指標。其源于實踐,并回歸指導實踐的研究過程,是一個理論體系螺旋式上升形成的過程。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和應用價值。
課題創新性主要表現在:
研究成果既融合了本土化的特色又保證了綠色建筑國際水準
研究成果突出并顯示了住區建設精明增長的原則
研究成果突破傳統研究編制禁錮實現了國際方式的對接
研究成果采取實用型標準直接與開發應用對接的路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