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4 14:15:03來源:中房網
三. 實例分析
1. 現階段北京市廉租房分布現狀
現階段,北京廉租房主要有兩種模式, 一類是獨立成區的建設,另一類是配建在普通商品房居住區中。北京獨立成區的廉租房樓盤主要分布在四環和五環周圍,且五環以外的居多(圖2),距離市區較遠,由此產生了諸多問題:交通不便,配套設施不完善,也出現了諸如國外的“貧民窟”的現象。廉租房集中設置,使得低收入人群集中地生活在一起,出現了整體管理混亂,環境質量低下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為了推動廉租房的建設,北京推行在商品房中配建廉租房的“混搭”政策,以增加廉租房的供應量。
為了有針對性地研究居住區配建廉租房的合理模式,筆者選取了北京市4 個已建成的居住區配建廉租房的樓盤進行了實地調研。這4 個樓盤分別是萬科紅獅家園、龍湖唐寧ONE、華貿城和天潤福熙大道(表1)。
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中等收入居民前來購買商品房,同時可以改善廉租房居民的生活環境。
①萬科紅獅家園
萬科紅獅家園位于南三環與南四環之間,豐臺區東鐵營宋家莊路38 號,緊鄰地鐵5 號線與地鐵10號線交匯處的宋家莊站。交通便利,附近學校、超市等配套設施完善。
4 與隔壁商品房反差大 5 居民無晾曬衣服空間
6 公共區域無人問津 7 單元門口晾曬衣物
②龍湖唐寧ONE
8 龍湖唐寧ONE 居住區廉租房配建情況
龍湖唐寧ONE 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與中關村東路交叉口以北300m,南鄰四環,北與清華大學對望。距離五道口僅700m。周邊學校醫院商業一應俱全,可以說處于黃金地段。但是,居住區所配建的廉租房位于居住區的東側,與居住區隔街而置,呈東西向布置(圖8)。廉租房的東側是城鐵13 號線,以及小型停車場。據居民反映,每當城鐵開來時噪聲都會很大。同時,廉租房與商品房外觀的對比極其明顯,入口沒有門禁也沒有人管理。由于調研時是雨天,廉租房周邊又沒有配備非機動車停車位,很多電動車自行車停在了電梯前室,給疏散帶來了安全隱患(圖9~12)。
11 緊鄰城鐵 12 無門衛看守
③華貿城
14 單元門口殘疾人坡道和門禁 15 廉租房與周邊商品房比較
16 廉租房緊鄰高壓線 17 室內質量問題
華貿城位于北五環以北,臨近城鐵13 號線與5 號線,北側為較大的居住區天通苑,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齊全(圖13)。華貿城內的廉租房位于整個居住區的西南角,擁有獨立的出入口。南側為城市高壓線,北側是居住區車庫的出口,西側緊鄰居住區的底商。仍然呈東西向布置。與之前兩個居住區相比較,華貿城的廉租房的門禁與門衛設施相對完善。廉租房與商品房的外觀風格也統一了許多,但是仍然能一眼看出差異。在調研中我們還發現,雖然沒有完全交付入住,但是房屋內已經出現了很多質量問題(圖14~17)。
④天潤福熙大道
天潤福熙大道位于北五環以北,臨近城鐵13 號線與5 號線,與華貿城一街之隔,有著同華貿城同樣的地理位置的優勢。廉租房位于居住區的東南角,緊鄰城市主干道,呈東西向布置(圖18)。北側是居住區的變電所和運動場地。調研期間由于還沒有完全建成,周邊有圍墻之隔,我們只能從外觀方面將其和商品房相比較。外觀方面,天潤福熙大道的廉租房與商品房已經很統一了,從顏色和材料方面都很一致,其中包括入口雨篷以及殘疾人坡道的細部處理(圖19~21)。
3. 廉租房與住宅居住區關系
通過以上四個居住區的調研,總結出了現階段,商品房與廉租房在居住區內部的關系(表2)。
4. 對廉租房居民調查
為了保證調研結果的準確性,筆者在實地調研的同時對廉租房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抽樣訪談。隨機發放了60 份調查問卷,其中回收了55 份,有49 份為有效問卷。調查問卷主要針對物業的滿意度,居住區內設施的利用,交流范圍以及混居模式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四個方面進行提問 (圖22)。
5. 對商品房居民調查
在調研過程中,筆者也對商品房的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針對是否贊成混居模式以及是否把配建廉租房來作為買房時的參考問題進行了調查(圖23)。
從問卷調查中筆者得知,多數的商品房居民對于居住區內配建廉租房是支持的,并且表現出很積極的態度。對于是否把居住區配建廉租房作為購房時的參考這一問題,商品房居民表示購房時更關注房子的質量、環境等條件,至于有沒有廉租房配建是不在考慮范圍內的。
通過以上調研,筆者發現,現階段我國居住區內廉租房居民與商品房居民的混居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在享有社會資源方面,廉租房居民與商品房居民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管理方面,廉租房的管理往往得不到重視。由于廉租房的居民文化水平不高,生活觀念無法改變,使得廉租房居民仍然活在過去的生活模式中。這些問題,為我國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混居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