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6 09:39:55來源:中房網
常曉村司長在2012年行業信用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 常曉村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商務部信用工作辦公室和國資委行業協會聯系辦公室共同組織召開“2012年行業信用建設工作會議”,總結一年來行業信用建設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績,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設想。在此,我對各位代表的出席表示熱烈歡迎,對大家給予的信用工作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圍繞行業信用建設工作談幾點意見:
一、行業信用建設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行業信用建設工作得到了各商會協會的積極響應。各商會協會開拓思路、大膽實踐,積極探索行業信用建設的新路徑,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
一是行業自律手段不斷加強。
制定和實施行規行約是加強行業協會自身建設,推進行業自律的重要內容,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社會中介組織作用,提高社會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各商會協會圍繞行業中的主要矛盾,認真制定和執行行規行約,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體現出鮮明的行業特點。如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電信、電力、鐵路裝備、水泥等領域制定了行業自律公約,維護行業秩序;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制定了《煤炭行業自律公約》,并將其作為行業信用評價的重要指標,引導企業遵守自律規定。
二是行業信用評價工作有序展開。
目前,行業信用評價工作逐步成為商會協會開展行業自律、為會員服務的重要抓手。截至2012年4月,共有142家全國性商會協會參與了行業信用評價工作,評出A級信用企業6400余家,覆蓋機械、電子、石化、電力、農業、水利、建筑、醫藥、內外貿流通等大部分國民經濟行業和領域,客觀上起到了規范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較早參與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的部分企業已陸續進入復評期,一些商會協會嚴格按照要求,組織開展了復評,從而保證了此項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如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目前已有39家會員企業參加了行業信用評價,其中13家企業已參加復評;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的43家企業也已參加了復評。
三是誠信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加大。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編輯印刷了《電器工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宣傳手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組織了以“誠信興茶、優質服務”為主題的“誠信興茶宣傳月”系列活動;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開展了“質量興業”活動,積極敦促行業行規行約及誠信工作的落實;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與《中小企業投融資》雜志社開展合作,向會員企業積極宣傳中小企業融資政策、創新融資方式及渠道,引導企業利用商業信用獲取金融支持。
四是信用專家和人才隊伍逐步建立。
一些商會協會利用行業信用建設的契機,對會員企業的員工開展信用管理相關培訓,并建立了信用評價專家數據庫,為推進相關工作提供了人才儲備和理論支撐。如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連續3年為參與信用評價的會員企業專門開設培訓班,組建了由各電力集團推薦的150人技術專家隊伍;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根據行業特點,組建了橫跨電機、鍋爐等12個行業的信用評價工作專家庫。
同志們,上述成績的取得是各商會協會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得到了企業和社會的普遍認同。但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存在的一些問題,有的商會協會認識不到位,推動工作缺乏主動性;個別商會協會依然存在交叉重復評價,評價工作備案不及時、備案材料不全,行業信用評價動態管理系統應用不到位等。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穩妥地推動行業信用建設。
二、在新形勢下迫切需要特別重視行業信用建設
首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加強行業信用建設。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更深程度上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隨著資金、技術和人才在世界范圍內加速流動和重組,國際產業轉移的范圍、領域和結構,以及世界分工體系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面,國際貿易、對外投資和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規模將繼續擴大;另一方面,國內外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國企業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除了良好的經營管理之外,還必須堅持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標準,從而在國內外市場上增強商業信譽,樹立誠信形象,贏得更多市場機遇。同時,擴大居民消費是目前我國擴大內需的重點。放心購買,滿意消費,是擴大居民消費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為此,各商會協會要重視和加強行業信用建設,推動商務誠信道德教育和各項信用制度建設,為構建誠信自律的市場環境提供道德支撐和制度保障。
第二,打擊侵權假冒,規范市場秩序,迫切需要加強行業信用建設。
當前市場秩序仍不夠規范,消費環境不夠安全,商務活動中存在大量信用缺失問題,如惡意拖欠貸款、貨款,隨意毀約,制假售假,虛假促銷,商業欺詐,侵犯知識產權等,嚴重影響了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安定和諧。特別是去年以來,“地溝油”、“瘦肉精”、“鉻超標膠囊”等形形色色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頻發,充分說明當前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工作任務迫切。去年,國務院部署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共打掉制假窩點1萬余個,摧毀批發銷售犯罪團伙3600余個;共批捕涉嫌侵權假冒犯罪案件2671件4913人,提起公訴2001件3879人;共審理假冒侵權刑事案件929 多件,判決945起,有力地打擊了侵權假冒犯罪,嚴肅懲處了一批犯罪分子。但這方面的形勢仍不容樂觀。為此,國務院決定成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王岐山副總理任組長,包括29個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商務部,建立了長效機制。同時,國務院將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列入打擊侵權假冒重點工作任務,要求建立企業誠信檔案,推進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建立違規失信懲戒機制。這項工作需要廣大行業商會協會積極參與,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制定行規行約,并對會員進行信用評價與監督,對違規企業要實施行業懲戒,公布企業違規信息或對會員進行風險提示等,從而達到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競爭秩序的目的,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第三,貫徹落實商務信用建設規劃,迫切需要加強行業信用建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可見,商務誠信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更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為深入推進商務誠信建設,建設良好的商務誠信環境,去年11月,商務部印發了《商務部關于 “十二五”期間加強商務領域信用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商務信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確定了未來五年的主要任務。商務信用建設分為信用文化建設、信用制度建設和信用建設成果應用三個層次。其中,行業信用建設是商務信用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也是商會協會作為聯系政府與企業的自律性服務組織,應當承擔而且也是能夠勝任的重要職能。這項工作做好了,不僅將大大提升商會協會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行業管理能力,也將為商務信用體系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設想
(一)積極參與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
近日,中央文明委召開了“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視訊會議”,在全國部署開展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主要解決誠信缺失和公德失范問題。重點是在食品行業、窗口行業和公共場所,加強道德教育、進行自查自糾、開展道德評議、大力選樹典型、切實加強管理、形成濃厚氛圍。為落實會議精神,我們將推動各食品行業和窗口行業的商會協會,針對存在的問題,加大誠信宣傳教育和行業自律管理力度,并將行業信用建設成果公之于眾,讓社會公眾看到明顯進展。同時,引導商會協會把教育治理活動與加強行風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健全規章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二)加強對行業信用評價的規范管理。
行業信用評價是樹立誠信經營企業典型和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徑,加強對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的規范管理,是保證此項工作權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個別商會協會確實存在工作開展不規范的問題,包括對信用不良的企業授予信用等級,跨會員范圍進行行業信用評價,以及與第三方合作以信用評價為名從事市場經營活動。目前,我們正與國資委協會辦共同研究建立行業信用評價工作退出機制。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協會的溝通交流,組織有上下游產業關系的協會建立合作平臺,研究制定行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以提高評價工作的一致性和科學性,更好地為商會協會間信用信息的互聯共享奠定基礎。
(三)積極推動行業信用評價結果應用。
信用評價結果的應用是社會上最為關心的問題。只有評價結果得到較好的應用,才會真正發揮信用體系激勵和約束的作用,才能動員更多的企業參與到信用建設中來,不斷改善信用狀況。
一是在相關媒體刊登信用評價結果,宣傳評價工作。我們同《商業文化》雜志社合作,開設了“誠信興商專欄”,對獲得信用等級的企業進行宣傳報道。二是在中國反商業欺詐網(中國市場秩序網)開辟專欄,實時報道行業信用評價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商會協會動態,開發行業信用評價系統,對所有評價結果進行備案,為公眾提供查詢服務。三是利用中國網絡電視臺的平臺舉辦“中國信用企業網絡展”,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新手段、新方式,集中宣傳展示已評出的A級以上信用企業,樹立誠信中國形象。四是我們擬與百度公司研究開展“誠信壹佰度”項目合作事宜,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搭建信用評價工作平臺和信用企業網絡品牌宣傳平臺,實現對信用企業的網絡宣傳;同時為商會協會專設“綠色通道”,利用網絡發揮協會的行業監督、管理和引導職能。
同志們,開展行業信用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經過數年的努力,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我們將繼續支持大家開展好這項工作,為大家做好服務,也衷心希望各商會協會充分認識行業信用建設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堅定信心,不懈努力,把此項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