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13:57:35來源:中房網
??2020年4月27日,由中國房產業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共同主辦的“長三角住區宜居質量提升研究與創新活動”成功舉辦。協會領導、長三角地區近十所高校師生、相關研究機構、企業代表共計27.5萬人次參加了此次線上交流。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到會并致辭。
??今天研討的主題是“住區宜居質量提升”,這是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話題,應該在三個背景下加以研討:
??一是,當前的疫情。由于疫情爆發,對住宅的設計、建造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戰,我們應該積極地應對挑戰,借此機會推動住宅設計建造水平的提升。
??二是,去年10月份國務院批復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這個方案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各個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
??三是,要把這個主題放在當前房地產行業轉型發展的背景和趨勢下。房地產行業正處于轉型發展期,把這個發展歸納為三個方面:1.更加遵紀守法;2.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3.更好的項目品質。今天這個主題和第三個方面密切關聯。“更好的項目品質”包括住宅、住區兩個層面,包括質量和功能兩個基本內容。
??在這三個大的背景下,我們把研討的主題做廣泛深入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住宅的品質。
??這次疫情的發展,對傳統的住宅設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對推行一些高標準的住宅設計標準創造了很好的機會。比如說去年發布的《健康住宅標準》,提出來每人每小時的新風量是30立方米,在疫情之下,大家都說:勤開窗、勤通風。實際就是對新風量通俗的、形象的說法。我們的住宅能不能達到?如果采用機械式通風方式,每小時應該做到0.5的換氣次數,能不能做到?我們現在一些住宅窗的面積大,但是通風開口處的面積沒有符合要求。比如長三角地區屬于夏熱冬冷氣候區,對通風開口處的面積是有要求的,應該占室內地面面積的8%,不能低于這個數。但是很多住宅達不到這個要求,窗戶大只表明采光面積夠了,但是通風面積不一定夠,特別是現在一些窗,下懸、上懸,在沒有很好地組織室內新風系統設計的情況下,達不到規定的次數要求。像這類的問題,看似簡單,實際在住宅設計和建造過程中,需要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再比如說,正在起草、修訂的《住宅項目工程規范》要求水封的深度在50—100毫米之間,很多水封目前達不到這個要求,水封達不到要求就無法阻斷排水管道不干凈的空氣進入到室內。這些簡單的東西,引起了我們對住宅設計更深層次的理論思考。
??再比如說,疫情期間大家都說進門以后要換掉在外面穿的外衣和鞋子,對進入住宅以后的門廳有了更具體的要求。首先是門廳的面積夠不夠?第二是門廳的功能有沒有滿足這個要求?比如說儲納的空間應該相對封閉,有一個柜子,在外面穿的衣服換下來放在柜子里,關上門,這樣就有效隔斷了在外面穿的衣服和在家里活動的通道。這些簡單的問題需要住宅設計人員、項目策劃人員下功夫研究解決問題。
??中國城鎮住宅面積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按國家統計局去年公布的數據,到2018年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了39平方米。這個數是改革之初1978年6.7平米的5、6倍,也就是說,我們城鎮居民住宅的發展狀況已經從滿足數量進入到提高品質的階段。所以,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應該提供更好的項目品質,項目品質的提高應該更多地依靠技術的進步和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今天的研討會重點研討住區宜居質量的提升,應該把它放在關注住宅的品質、細節、更好地依靠技術進步來推動住宅的發展。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先進的地區,技術力量雄厚,科技活動活躍。在大量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長三角地區對我國住宅產業的發展、對住區品質的提高,一定會作出更大的、具有示范作用的貢獻。
??祝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本文根據作者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