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李葉 2024-07-15 10:16:17 來源:中房報
??又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
??7月10日晚間,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城大通”)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指定的關聯公司)。
??根據公告,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為電磁線生產銷售、房地產開發、新能源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生產經營等。交易完成之后,公司將不再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經營上聚焦電磁線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適時通過擴產、并購等各種方式進一步做大做強電磁線業務,并尋求現有業務相關產業鏈上下游及橫向并購機會。
??公告稱,本次交易為重大資產出售,擬采用現金的支付方式,不影響公司的股權結構,不會因此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本次交易如能順利完成,將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實現公司產業徹底轉型,公司行業分類也將調整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有助于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和盈利能力,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
??受此消息影響,7月11日,冠城大通股票開盤即漲停,截至收盤上漲9.76%,收盤價1.8元,成交量18.82萬手,成交額3376.32萬元;7月12日,冠城大通股票仍在上漲,截至收盤上漲2.78%,收盤價1.85元,成交量73.85萬手,成交額1.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以來,已有3家老牌地產企業先后宣布退出房地產開發業務,并在此后迎來股票的上漲。
??地產業務成拖累
??冠城大通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上市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冠城大通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福州電線廠,后改制為福州大通機電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公司開始涉足房地產業務。?這一年,?冠城集團在香港注冊成立,?并北上京城?參與北京舊城改造,?開發了北京高檔住宅代表作——冠城園,?從而名聲大震。
??2002年,公司正式更名為冠城大通,并確立了以電磁線與房地產雙主業并舉的發展戰略。
??官網介紹,冠城大通房地產項目分布于北京、南京、福州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先后開發了30余個中高端地產項目,總開發量超400萬平方米。
??根據近年來的年報數據來看,房地產開發是冠城大通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2023年,冠城大通實現營業收入97.21億元,房地產開發業務營業收入為38.71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39.82%。
??但這一占比較高的業務并沒有給冠城大通帶來相應的凈利潤增長。
??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冠城大通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2.74%;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4.45億元。在房地產業務方面,2023年,冠城大通房地產業務實現合同銷售面積9.0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06%;合同銷售額11.99億元,同比下降47.25%;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9.39%;凈利潤-2.96億元,同比下降358.09%。
??在土地獲取方面,2023年,冠城大通無新增土地儲備。公司目前在售的主要是位于北京的冠城大通百旺府和西北旺新村項目,位于南京的冠城大通藍湖庭、冠城大通華宸院,以及位于福州的冠城大通華璽、冠城大通悅山郡等。
??7月9日,冠城大通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1~6月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虧損2000萬元至3000萬元。
??在這份業績預告中,冠城大通坦誠的披露了虧損原因:因公司目前正大力推進產業轉型,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存量房地產業務已多年未有新增項目,大部分項目處于尾盤狀態,可結轉資源減少,同時受房地產項目開發周期的影響,本期房地產高毛利項目結算規模較小。后續公司將繼續加快存量項目的去化和房地產業務退出工作,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做大做強電磁線業務,并通過盤活資產、加強經營管理等舉措實現降本增效。
??“近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深度調整,房地產開發業務成為上市公司業績的拖累。”對此,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2023年,滬深、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凈利潤均值分別同比分別下降38.2%、29.6%,滬深上市房企中約有42.9%出現虧損,內地在港上市房企中約有63.5%出現虧損,虧損企業數量較上年明顯增加。其中,9家上市房企虧損超百億元,49家上市房企連續兩年虧損。
??回歸制造業
??為減輕經營業績壓力,此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出售剝離房地產開發業務。如近期華遠地產、美的置業、格力地產相繼發布公告,把房地產開發業務出售給控股股東,僅保留資產管理、物業管理及項目建設管理等輕資產業務,轉型為輕資產業務公司。
??此次冠城大通則是完全出售房地產相關業務,徹底轉型為以電磁線業務為主的制造業企業。
??與其他原就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不同,起家于電線業務的冠城大通轉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年報顯示,冠城大通電磁線業務在2023年實現產量8.05萬噸,同比增長3.34%;實現銷售量7.96萬噸,同比增長2.7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12億元,同比增長3.32%;實現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9.68%。
??其中,福州電磁線生產基地,報告期內完成電磁線產量4.32萬噸,同比增長5.37%;實現銷售量4.24萬噸,同比增長7.0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86億元,同比增長8.09%。江蘇淮安電磁線生產基地,報告期內完成電磁線產量3.73萬噸,同比增長1.08%;實現銷售量3.72萬噸,同比下降1.8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26億元,同比下降1.64%。
??另一方面,冠城大通2023年扁線銷售量達1.12萬噸,同比增長44.73%,成功中標多個國內和國際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
??在6月21日的業績發布會上,冠城大通曾表示,公司電磁線業務板塊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均處于行業頭部水平,近年來一直持續保持穩定經營,每年為公司貢獻一定的凈利潤,扁線業務也逐步擴大產銷規模,未來將適時通過擴產、并購等各種方式進一步做大做強電磁線業務,同時在合適機會尋求現有業務產業鏈上下游并購機會,實現公司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不過,轉型并非一勞永逸。冠城大通坦言,2023年,電磁線市場整體需求不足,行業競爭加劇,特別是圓線產品價格戰愈演愈烈。此外,原材料銅桿價格波動劇烈,企業成本管理難度加大,環保形勢嚴峻,生產經營持續面臨較大壓力。
??“退地”風波終局
??與電磁線業務相比,在地產界,冠城大通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上一次被受到關注,還是因為一起因土地交付引發的“民告官”事件。
??2021年9月29日,冠城大通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福建冠城元泰創意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城元泰”)因永泰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無法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補充協議的約定交付土地,向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涉案金額暫計1.98億元。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當日出具“(2021)閩01民初2673號”受理通知書,正式受理本案。
??事情的經過并不復雜。
??根據冠城大通發布的公告,2015年5月28日,公司通過競拍活動競得福建省永泰縣樟[2015]拍04、樟[2015]拍05、樟[2015]拍06號共3(幅)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此后,樟[2015]拍04號土地已交付,公司正在開發;樟[2015]拍05、樟[2015]拍06號地塊至今尚未交付。
??冠城大通稱,公司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宗地編號為樟[2015]拍05號、[2015]拍06號地塊。2015年6月8日、2015年12月4日,原被告簽訂相應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相關補充協議,就土地交付標準、交付時間等事項作出約定。但目前鑒于出讓地塊仍存在許多青苗及地上構筑物未能及時拆除,且市政配套設施亦未到位,被告無法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向原告交付土地,原告有權解除雙方簽訂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以及補充協議,并要求被告雙倍返還定金,退還已經支付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價款的其余部分,同時要求賠償相關的損失。
??2023年12月4日,冠城大通發布關于控股子公司訴訟進展公告稱,冠城元泰收到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2023)閩民終647號),判決如下:
??維持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22)閩民01初1744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二項;即永泰縣國土資源局與福建冠城元泰創意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的合同編號為35212520150603P002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永泰縣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補充協議》(樟[2015]拍05號宗地)及合同編號為35212520150603P003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永泰縣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補充協議》(樟[2015]拍06號宗地)解除;
??永泰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應于本判決生效十五日內向福建冠城元泰創意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雙倍返還定金3160萬元,并返還福建冠城元泰創意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已支付的土地出讓金6320萬元。
??公告顯示,本次判決為終審判決,冠城大通表示將積極敦促相關方依照終審判決結果履行相關義務。據此,公司永泰悅山郡項目樟[2015]拍05號宗地、樟[2015]拍06號宗地未來將返還予永泰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再進行開發。
??隨著冠城大通退出房地產業務,這些糾紛往后也與其再無交集了。
6月二手房成交量創14個月新高
2024-07-12房源掛牌量繼續上升,下半年成交繼續發力。6月新房成交量“二連升”至年內小高峰
2024-07-11去化周期處于歷史高位,下半年仍面臨調整壓力。廣州放松港澳臺及外籍人士購房限制
2024-07-11提供材料符合規定的,可以在廣州市限購區內購買一套12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宅。2024,房企品牌你中意誰?
2024-07-10您的參與,將使調研結果更有質量。業績承壓,萬科上半年預虧70億元至90億元
2024-07-1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虧損50億-65億元,同比下降157%至175%。盤活國企存量土地獲300億元資金支持
2024-07-08以市場化方式推動傳統國有企業土地資產高效利用。半年盤點|土地市場全面縮水 局部點狀火熱
2024-07-05預計下半年延續低溫運行。百強房企6月業績環比漲超三成,投資仍未見起色
2024-07-04單月銷售業績改善,投資意愿保持低位。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