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7 09:59:47
恒大地產:銷量繼續領跑全國,土地儲備向一二線傾斜
文/CRIC研究中心分析師 朱一鳴、戴成路、沈曉玲
下半年可售貨量可達2000萬方,全年銷售目標有望達成
恒大上半年銷售446億元,在全國排名第五,同比增長27%,完成年度目標45%,進度和去年同期基本同步。集團下半年將新推40個新項目,共 計1600萬平米左右的貨量,主要位于鄭州、武漢、西安、成都等二線城市,均價水平會提升。如果以7,000元/平米的均價及同步于上半年60%的去化率 來計算,該批存貨可以貢獻670億元的銷售業績。如此,全年1000億元的目標有望達成。
恒大上半年銷售面積達到665萬平米,繼續領跑全國。與此形成對照的是,銷售均價僅6,700元/平米,在Top50中排名接近末尾,并且88%的去貨價格在4,000-8,000元/平米。這是因為集團的主要市場在二級及以下城市,產品線也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
土地儲備結構優化,增持一二線、優化三四線
恒大當期拿地34幅,分布在29個城市,總建筑面積約1500萬平米,同比減少16%;不過,拿地樓板價達到1,687元/平米,同比增 74%。總價108億元,同比大增89%。樓板價的提高主要是因為拿地比例中二級城市的比例從去年的13%提高到了38%。管理層也透露,今年將持續優化 土地結構:一方面新增土地儲備向一二線傾斜,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主要選擇核心地段,即離市中心1公里的地塊。在1H13底,集團總土地儲備為1.45億平 米,分布在140個城市,共262個項目,版圖擴張到除臺灣省外的所有省。其中,處于預售狀態的共197個項目(其中69個未開盤)。
存貨現金擴資產,合理降低負債率
恒大的毛利率近兩年來徘徊在30%以下,屬于行業較低水平。不過,集團在上半年的“增持一二線”和“優化三四線”的拿地策略將在不久的未來提升 毛利率。企業目前主要方針之一便是提升自身盈利水平,一方面適當提高在售項目價格,另一方面通過其標準化的運營及合作流程,對產業鏈上下游精挑細選,以此 來建造低污染的綠色住宅。該類住宅在建造及選材上都遵循低碳環保理念,配有節能玻璃和高質量外立面,以此增加產品附加值。
集團當期末總資產同比大增39%至2746億元,主要是因為存貨價值增長到1540億元(同比增33%)和持有現金增長到420億元(同比增 70%),加上未動用借款394.8億元,企業目前可動用現金達814億元。然而,現金覆蓋短期債務的比值為1.5,和其它龍頭房企相比屬于較低水平,由 于恒大的土地儲備結構正在進行調整,上半年新入的一二線城市項目還無法立即入市,考慮到目前大部分存貨分布在較難去化的三四線城市,因此,一旦遇到項目去 化達不到預期、從而因影響到現金回籠,短期內的現金增長仍將是一個考驗。
集團當期另一大亮點是負債率從年初的84%大幅度降至58%。這一方面得益于上半年396億元的銷售回款,另一面得益于集團有23個項目是合作 開發,節省了近89億元的現金,以及發行永續債獲得的6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該筆永續債來自今年的6個大項目,分別位于北京、重慶、合肥等地,在集團報 表中以股東權益計算。如果把該筆永續債歸入負債,則負債率為7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