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 14:47:39
??9月27日,廣州市今年第二輪集中土地競拍落幕。此次土拍一共推出48宗地塊,最終成交了23宗(5宗地塊溢價成交,18宗底價成交),用地面積117.93公頃,建筑面積357.4萬平方米,成交總價569.37億元,平均樓面地價15931元/平方米。
??從成交結果來看,越秀、粵海、中海、珠實等央企國企拿下了較大體量地塊,其中越秀以102.96億拿下番禺新造鎮創新城2宗地;粵海僅拿下白云新城云港城地塊,耗資101.87億;中海和珠實均斬獲3宗地,分別花費99億和67.73億。此外拿地企業還包括綠城、中鐵建、中建一局、電建地產、葛洲壩、南投等“國家隊”,多數為底價拿地;入局的民企則有碧桂園、源海地產、中盛地產、合匯、廣東奧和投資等,多是在外圍獲地。
??
??熱點評析?
??廣州第二輪集中土拍表現:流拍率頗高成為主基調
??從本次廣州的競拍結果來看,土地市場已明顯降溫,48宗僅成交23宗,超過半數土地未能成功出讓,相比首批集中供地的激烈競爭局面,本次參拍企業數量及競拍報價次數均明顯下降。由于土拍政策調整,第二輪集中供地對競買人有了更多的限制要求,包括嚴查資金、限制馬甲、限15%上限溢價、限售價及限銷售對象,甚至部分區域全周期限價等。而民營房企當下普遍資金緊張,因此很多房企都放棄了報名。廣州此次競拍過程中,增城、從化、南沙等區域出現大面積流拍并不意外,于開發商而言,經過首輪集中供地后,對于拿地的緊迫性和需求下降;此外,因對資金鏈安全有所考量,加上買地金額不得超年度銷售額40%的紅線,因此普遍拿地積極性不高。
??央企、國企成拿地主力
??民營房企勢弱,而具備資金優勢的央企和國企成為廣州第二輪土拍市場的主角。從競拍結果上可以發現,以越秀、中海、中鐵建、粵海、珠實、南投等國家隊,拿地金額和數量都排在了前列。具體來看,越秀地產延續第一輪土拍的強勁勢頭,新增44.74萬平方米建筑用地,累計拿地金額達102.96億元。中海地產則拿下荔灣廣鋼新城、海珠區江泰路以及石溪村兩宗地塊,合計支出近100億元。同時粵海、葛洲壩、珠江實業、南投、電建等企業紛紛出手,皆有斬獲。未來的集中供地,這樣場面或許會變成常態,央企國企集中力量辦大事,民企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特定區域的地塊賦能。
??土地市場轉冷是一個重要信號,值得警惕
土拍市場是樓市的晴雨表,在當前樓市政策收緊的背景下,開發商拿與不拿土地、土拍是否火熱的背后,就是對未來幾年市場預期的思考。土地市場轉冷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值得我們警惕。目前來看,房地產市場資金面偏緊,土地市場已經遇冷,全國范圍的房地產市場降溫預期已形成,接下來更重要的工作是穩預期。后續在土地市場的監督和管理方面,對于如何制定合理的出讓底價,如何完善出讓規則,如何控制出讓的節奏,如何提前預判開發商的動向等,管理部門應及時調整土地出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