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1 09:31:01
6月26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一份更正聲明,對其在6月20日 發布,隨后又收回的一份文件進行了文字上的更正,“二套住房”更正為“二手住房”。至此,呼和浩特市也成為國內第一個通過政府文件正式解除樓市“限購令” 的城市。由于之前傳言數個城市已經通過口頭形式取消了限購,呼和浩特市的這一動作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市場猜測接下來其他限購城市也將跟進,以政府文件確 認取消限購,而一旦“限購令”被普遍取消,中國樓市無疑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取消“限購令”全國首開先河
備受關注的呼和浩特取消樓市“限購令”文件,終于在6月26日上午9時 左右重新在呼和浩特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網站發布。這個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的文件,名為《切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 定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的核心內容為:要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取消商品房銷售方案備案制度,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辦理簽 約、網簽、納稅、貸款以及權屬登記時,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數查詢證明。文件落款處的時間是6月13日起草。
這一文件發布頗費周折。6月20日,呼和浩特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網站第一次刊發文件,但刊載的當天下午又被緊急撤回,引發了各界對呼和浩特是否放松限購的猜想。
對于文件被撤下,呼市官方當時回應稱文件有兩個字打印錯誤,需要重新發布。6月26日,呼市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網站掛出了“更正聲明”,稱將第七項第二行括號內“含二套住房”改為“含二手住房”。
從20日到26日,呼市取消“限購令”的話題引發全國極大關注,政府救市的話題在各大網站和地產專業網站大量積聚擴散。呼和浩特政府辦公廳的人員說,輿論關注讓“更正發布”更加小心謹慎,本來只改一個字,但相關部門多次開會磋商,拖了6天后才發布。
正當大眾對呼和浩特這一舉動發出種種猜測時,呼和浩特市僅僅一字之差的修正稿出爐,文件表明“本通知自發文之日起實施”(6月13日),至此,呼和浩特正式放開限購,成為全國首個正式放開限購的城市。
一 個政府文件出臺的“一波三折”,市場解讀無數,以為又是受到上峰的施壓,找了個“打錯字”的借口來收回。可見限購這個政策是多么的敏感,并成為了中央與地 方進行政策博弈的關鍵點。如果地方政府認真梳理下新的中央集體關于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政策線條,只要抓住“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這個 關鍵點,取消限購其實并沒有那么糾結。
閑置、庫存、在建的三重壓力
與國內其他城市遮遮掩掩不同,呼和浩特明確取消“限購令”,完全是迫于樓市銷售不暢的巨大壓力。呼和浩特市有9個旗縣區,總人口300萬,其中市區人口包括流動人口在200萬左右,常住人口150萬左右。2010年以來,城區四周突然生長出大量的樓盤。今年3月,有機構統計,呼市有近300個新盤入市。以每個樓盤3萬平方米計算,大概在建900萬平方米。以每套房100平方米計算,最少也有9萬套房面臨銷售問題。
更有媒體披露,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呼市目前住宅可售庫存高達12萬套,消化庫存需要10年左右時間。此外,最近5年呼市政府供應住宅用地合計2120萬平方米,未來潛在供應至少在10萬套以上。
呼市另一個壓力,是閑置房屋較多。前5年呼市開發建設新區,自治區和呼市二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全部把辦公樓和家屬區建在新區。有的單位連續建設3次以上家屬房,這些房屋都以低于市場價一半的價格出售給本單位或有關系有背景的人。一位過去給政府機關開發過地產項目的建筑承包人說,只要是在好的機關單位,每人至少應該有3套經濟適用房,如果夫妻雙方都在機關單位,每家5套房以上的也多得是。
一邊是在建、庫存房待售,一邊是閑置房等待升值。進入去年以來,呼市的房屋銷售就成了大問題,很多人的二手房并不能以6000元均價在市場售出。
統計數據顯示,呼和浩特樓市可售面積一直呈持續增加態勢,2014年一季度僅成交1944套,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蕭條狀態。
各方解讀呼市“破冰”效應
對 于呼和浩特在國內首出限購松綁政策,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呼和浩特在第一次發文后撤下更正,大家都以為是迫于壓力取消了,事實 證明確實是一次更正,把“含二套房”改成了“含二手房”,完成了第一個取消限購的“壯舉”。當然,呼和浩特的整體房地產市場狀況是比較惡劣的,存量消化周 期達到了37個月。類似呼和浩特的限購城市還有不少,今天已經有人帶頭了,大家可以馬上跟進了。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今年“兩會”提出的“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將成為今年中央政府對樓市取態的最好注解。雖然有了“因地制宜”的自主權,但并不意味著調控政策可隨意放開,庫存和供求情況成為調控的關鍵依據。不過,限購令從2011年執行至今,效果已在遞減,很多城市限購年限只有一年,所以購房想符合條件很容易。限購令在影響市場的因素中,比例已不足一成,因此限購解除象征意義更大,但2014年的市場根本還是看信貸。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則認為,急于取消限購的城市將是那些商品住宅庫存消化周期長,同時房價也比較疲軟的城市,簡單講就是現在房子難賣的城市。比如之前傳出取消限購的溫州、沈陽、天津都是這樣的城市。如溫州,在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中,其房價已經是同比連續13個月下跌,再比如沈陽,其商品住宅消化周期也在全國均值以上,超過了20個月。他預計,在2014年下半年,將會有其它城市陸續取消限購令,但是四個一線城市不會在此之列。
目 前,中央的大政方針對房地產政策調控的指向已經明確,即更多強調市場對樓市調控作用,提出根據情況不同對一線及二三線城市采取差異化和分類調控的辦法。現 在呼和浩特宣布放開限購,估計會引起全國的連鎖反應。同時呼市還面臨著房價會不會出現暴漲的考驗。以上種種猜測都需要時間和市場來揭曉。
(本文根據網絡公開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