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14:29:01
??調研感受
??■ 不愧是前三位的全國百強縣,居民收入和房價遠超內陸省會城市,購買力強不差錢;
??■ 內生需求主導市場,購房人總會接力上,上渠道上分銷,客戶洗洗總會有;
??■ 二環內大面積改善,二環外鄉鎮剛需上車盤,城北、城東區域價值提升更快;
??■ 政府嚴控供地規模,房企拿地拼馬甲,高峰期370個馬甲搶一幅地。
??◎ 作者 / 楊科偉、李詩昀
??01
??土地市場政府嚴控供地規模
??房企拿地拼馬甲
??張家港政府嚴格控制土地供應量,保證住房供應規模合理適度,2015年-2019年,張家港市涉宅用地年成交建面皆在200萬平方米左右,與當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基本保持一致,土地消化周期維持在1年左右。
??張家港土地市場冷熱基本與住宅市場保持同步。2016年-2017年,土地市場火熱,房企競拍熱情高漲,平均樓板價由3000元/平方米一舉躍升至6000元/平方米,單價地王記錄頻繁刷新。2018年下半年開始,土地市場轉冷,溢價率顯著回落。
??土拍方面,張家港優質地塊競拍設置限價,達到網上競價中止價格后競買方式轉為一次報價,以一次報價中最接近所有一次報價平均價的原則確定競得人。為提高中拍率,房企往往身披多個馬甲搶地。近期土地市場轉暖,一度出現房企370個馬甲爭奪一塊地。
??02
??歷年樓市2018年下半年步入調整期
??2020年市場回溫
??2016年,張家港樓市開始回暖,成交量價逐漸步入上行通道。2017年,張家港樓市持續火熱,全年成交規模邁上200萬平方米新臺階,成交均價突破10000元/平方米。2018年,上半年市場熱度猶存,進入下半年,樓市開始降溫,成交漸顯乏力。2019年市場繼續轉冷,全年成交規模跌至181萬平方米。2020年,伴隨著土地市場轉暖,樓市也有所回溫,成交面積穩中有增。2021年一季度,張家港樓市相較去年底進一步回暖,但熱度仍明顯不及16、17年。
??得益于政府嚴控供地總量,張家港新房供求基本保持平衡,庫存風險整體可控,截至2021年3月,全市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約為176萬平方米,庫存消化周期13個月。
??03
??城市綜述全國百強縣前三,港口工業強市
??外來人口超70萬
??張家港,蘇州代管縣級市,位于蘇州東北部,南鄰無錫,西接江陰,北濱長江。張家港下轄楊舍鎮(主城區)、金港鎮、塘橋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南豐鎮、大新鎮。
??張家港連續26年位列全國百強縣前三位,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47億元,經濟規模近乎與青海全省相當。張家港是港口工業強市,核心支柱產業冶金、機電、化工、紡織,其中冶金工業年產值超2000億元。
??依托產業優勢和經濟基礎,張家港持續吸引務工人員流入,2019年,張家港外來暫住人口規模達到73.8萬。
??04
??區域市場二環內改善、二環外剛需
??城東、城北區域價值快速提升
??以東、西、北二環路界,張家港主城區分為二環內和二環外兩大區域,二環內新房價格普遍在20000元/平方米以上,優質學區房均價可達27000元/平方米,區域內大面積改善性項目居多,總價在300萬元左右,二環外均價則在17000元/平方米左右,項目主要面向鄉鎮剛需客群。
??從地理方位來看,張家港主城還可以分為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四大板塊。城西、城南板塊發展起步早,配套更為成熟,且地理位置離無錫、蘇州更近,但隨著張家港發展思路逐漸轉向“西控南限東拓北延”,城西、城南未來發展空間已然有限。近年來,政府規劃重點布局城東、城北,東連塘橋高鐵新城,北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引進科創產業,并先后引入萬達、金茂兩大商業綜合體,區域價值得以快速提升。
??05
??需求結構主城居民購房區域觀念強
??三室兩衛戶型更受剛需歡迎
??區域偏好方面,張家港郊區居民熱衷于進城購房,而主城區內市民安土重遷、地緣觀念強,購房時首選原居住區域,較少外溢跨板塊購房。
??戶型方面,考慮到功能性和總價,剛需家庭尤為偏好三室兩衛、面積100平方米上下的戶型。典型如棠頌云著項目,87平方米三室二廳一衛戶型比95、104平方米三室二廳二衛戶型去化慢,原因在于缺少一個衛生間,居住舒適性大打折扣。
??06
??政策環境限售2年、不限購
??首套、二套房最低首付30%
??張家港實行限貸、限價、限售。具體來說,首套、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皆為30%,二套房且貸款未結清最低首付比例40%,房貸利率首套5.2%、二套5.4%左右,目前銀行貸款無異常,放款周期在1月以內。
??2017年8月張家港落地限售,新房、二手房取得不動產證滿2年后方可轉讓。2019年12月10日,張家港取消限售,但政策發布不滿一日便被撤回,12月11日起限售繼續實行。
??不同于太倉、昆山,張家港是蘇州下轄縣市中少有的不限購城市。
??07
??購房能力本地居民購買力有支撐
??外來產業工人買房上車難
??張家港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9243元,位居全國縣級市前列,甚至遠超絕大多數內陸二線城市。以全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測算,房價收入比約為7.5,本地居民購買力仍有支撐。
??張家港外來人口眾多,但多為鋼材、木材等產業工人,整體收入偏低,支付能力相較有限,買房上車難。
??近幾年,張家港棚改拆遷規模依然可觀,居民拆遷可以選擇貨幣化安置或實物安置,貨幣補償標準大致在9000元/平方米,補償標準整體偏低,對市場利好有限。
??08
??房企競爭1/3TOP50房企落子港城
??金茂去年勁銷63億業績領跑
??碧桂園、萬科、保利、金地、綠地、金茂、世茂、旭輝、中南、陽光城、建發、金科、新城、正榮、中駿等1/3的TOP50房企已落子張家港。
??港城居民對品牌房企認可度頗高,2020年房企權益銷售金額TOP10榜單中,品牌房企占據八席,本土房企僅金廈、江蘇國泰入圍。金茂更是憑借智慧科學城項目,在2020年勁銷63.1億,高居銷售金額榜榜首位置。
??09
??營銷策略五成以上項目啟用渠道分銷
??傭金普遍2%
??除了智慧科學城等有口碑、有規劃、有政府背書的熱銷盤以外,張家港五成以上項目啟用渠道分銷,傭金比例通常為2%。典型如棠頌云著,項目前期階段性上馬分銷,后期則主要依靠自銷。
??10
??前景展望內生需求主導市場
??樓市持續平穩運行
??張家港樓市是典型的內生需求主導型市場。與太倉、昆山不同的是,張家港較少承接上海、蘇州等核心城市外溢需求,投資性需求也并不旺盛,相反,張家港高凈值人群更可能向核心城市外流。
??展望未來,平穩仍將是張家港樓市的主基調,當然,類似于高鐵新城、智慧科學城等規劃利好刺激下的階段性、結構性火熱行情仍可能輪番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