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1:03:56
??導 讀
??終結樓市流動性火爆的金融風險,提高首付與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大勢所趨。
??◎ 作者 / 楊科偉、李詩昀
??11月30日晚間,西安發布樓市新政,涉及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調整商品房預售標準、強化預售資金監管。這是從9月成都出臺新政“表態大于實質”之后兩個月首次有落地措施的緊縮政策,同時也是在近期鄭州、哈爾濱等城市試探放松的氛圍中的“異類”。結合近期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問題浮出水面,深圳“打新”潮涌,郭樹清表示房地產是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房地產市場金融監管力度也在加大。
??西安此番新政尤其是二套房差別化信貸,首付比例最高達70%,同時嚴格預售資金監管,防范企業資金鏈斷裂帶來的爛尾交付風險,這只是點狀措施還是會有其他城市跟進,繼而成為行業趨勢?
??01
??二套房首付比例調高至40%-70%,提高預售標準、強化預售資金監管
??12月1日,西安市住建局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通知》核心內容包括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調整商品房預售標準、強化預售資金監管。具體來說:第一,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充分發揮差別化信貸調節作用,在不誤傷剛改購房者的前提下,適度調節改善性需求規模,打擊加杠桿投機性炒房行為。對首套房貸款未結清的,購買二套房首付比例一律提升至60%;對首套房貸款已結清的,依據首套房面積、購買二套房面積不同,實行40%-70%不等的首付比例政策。
??第二,提高預售取證標準。這是繼1月23日以來,西安年內第二次調高預售取證標準。短期來看,提高預售取證標準或將加劇西安市場供不應求態勢,但長期來看利大于弊,能有效降低項目爛尾風險,切實保障購房者合法權益,防范社會沖突事件發生。
??第三,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強調嚴禁商業銀行將預收資金私自留存或劃轉至開發企業其他賬戶,住建部門要嚴格按照工程建設進度核撥預售資金,保障項目如期建設,并建立預售資金監管銀行的信用管理體系。
??此外,《通知》還要求未實施住房限購政策的高陵、鄠邑等區縣及西咸新區部分區域,要密切關注市場形勢,保障自住需求,抑制投資投機行為,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
??02
??看似市場退燒,實則供不應求,主城區宅地供應規模長期偏低
??僅從數據層面來看,2019年以來西安市場已然面臨下行壓力,除7月外,其余月份成交面積皆低于2018年同期。2020年,盡管7、8月成交明顯放量,8月同比增幅高達37%,但9月以來,商品住宅成交面積高位回落,同比增速由正轉負,跌幅甚至一度達到23%,西安市場似乎已經重回下行期。
??但實際上,在供應不濟的情況下,成交數據并不能真實反映市場冷熱。西安新房市場整體呈現供不應求態勢,開盤當日售罄項目不在少數。從我們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浐灞、城北區域購房需求依然強勁,高新區、曲江新城等核心板塊更是一房難求。
??2020年以前,西安新房市場供不應求形勢更為嚴峻。2015-2019年間,西安年度商品住宅供應面積、成交面積之比基本在0.8左右,2016年供求比更是低至0.7。
??歸根到底,供不應求核心原因在于主城區供地持續偏緊。2015年以來,西安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基本在1500萬平方米左右,而大多年份涉宅用地成交建面不足1300萬平方米,且都低于同期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受此影響,宅地去化周期持續回落,截至2019年已不足1年。
??
??03
??終結樓市流動性火爆的金融風險,提高首付與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大勢所趨
??供不應求背景下,通過差別化信貸政策精準調節改善性需求、打擊加杠桿投機購房需求,以求維穩市場,固然是西安此次新政的出發點之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調整首付比例更是對決策層“收緊貨幣閘門、防范房地產金融風險”等一系列重要表述的積極響應,未來不排除有其他熱點城市借鑒跟進。
??不難發現,2020年,從一線城市豪宅市場疫后率先轉暖,再到二線城市萬人搖、投機熱,包括西安在內的熱點城市出現階段性火熱行情,本質上是資金寬松推動的流動性火爆。
??三季度以來,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涉房信貸收緊已成為市場共識。從中央近期表態來看,央行行長易綱強調“盡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重提“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堅決不搞大水漫灌”;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更是直言“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劍指房地產金融風險。
??除了從需求端發力,對房企預售資金的監管提出更嚴要求。事實上,2020年以來,江西、福建、昆明、銀川等十余個省市都已出臺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相關政策。疫情影響疊加“三道紅線”約束,房企回款壓力、財務壓力加劇,項目爛尾風險明顯攀升。進一步加強預售資金監管,防止預售資金挪用、確保項目建設進度,既關乎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更關乎民生福祉,無疑也將成為各地監管部門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