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折“退地”后,華僑城的高危預警仍未解除。
??2月,廣州公布2025年第一批存量閑置土地收儲名單,華僑城2019年于增城區競得的地塊因拿地多年未開發被收儲,占地面積接近13萬平方米。拿地時,華僑城曾承諾項目投資總額不低于15億元。
??時間線再往前移,去年底華僑城已有1幅位于武漢的TOD項目土地被收儲,同樣是因為長期閑置導致資源浪費。
??成立于1985年的華僑城集團,總部位于深圳。40年前,華僑城打造了中國第 一個主題公園“錦繡中華”一炮而紅;40年后,因資金鏈緊張,華僑城開啟甩賣模式,密集退地賣盤,以文旅項目為首沖。
??不僅如此,時至2025年,在大本營深圳,華僑城仍有多個項目停工爛尾,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深圳傷疤”,直白地揭露了處在危險邊緣的華僑城現狀。
??2月20日,有憤怒的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華僑城A提問:“公司經過近40年的風雨發展,然而成果卻不斷縮水,請問公司怎么看?”
??內憂外患下,華僑城迎來成立40年的“至暗時刻”。
??五折退地,五折賣房
??華僑城因交付質量失去市場信任?
??1月24日,華僑城披露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在70億元~90億元,近三年的總虧損額起碼在240億元以上。
??面對巨額虧損,讓華僑城更著急的是,作為現金流來源的前端銷售也不容樂觀。2024年全年,華僑城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7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4%,合同銷售金額263億元,同比減少42%。今年1月,合同銷售面積8.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5%,合同銷售金額12.6億元,同比減少31%。
??資金承壓的華僑城,左手退地右手賣房,可是,嚴峻問題依舊擺在了華僑城面前。
??一方面,以深圳大本營為例,根據“華僑城深圳區域”公開信息,深圳公司目前在售六盤,但據中房君查詢,6個項目多為尾盤項目或商辦項目,“回血”效果難言樂觀。
??如位于寶安區的華僑城寶辰大廈項目,2022年9月9日獲批預售,推售大戶型辦公類產品,備案均價約8.6萬元/平方米。從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可以查詢到,截至2025年2月22日,該項目500套房源顯示已備案僅117套,去化率23%,其他383套房源已賣成了現樓銷售。
??有項目周邊中介人員表示,寶辰大廈目前仍有多套產品在售,但單價已在去年降至“4字頭”,對比兩年前的備案價近乎“腰斬”。
??另一方面,降價之余,在售及交付的住宅項目也受到了影響牽累。近兩年,華僑城全國多個項目因虛假宣傳、降標減配等問題遭遇業主維權,深圳項目也是如此。
??2023年9月,位于龍崗區的華僑城荷棠里項目延期交付,1個月后,項目匆忙交房,但超八成業主集體發出拒絕收房通知。2024年,位于龍華區的四海華亭項目業主因交付質量、安全隱患等多方面問題,自去年至今年1月份,已爆發多次維權。
??業內觀點認為,資金吃緊、停工爛尾并不可怕,而開發商徹底失去品質建設能力、失去業主和市場的信任才是最可怕的。
??“光明之窗”地標夢碎
??交付的項目問題頻出,而未交付的在售項目,有購房業主也表示擔憂爛尾風險,因為在華僑城的大本營深圳,時至2025年仍有多個項目停工,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深圳傷疤”,讓購房者對曾經耀眼的華僑城現狀感到擔憂。
??2020年5月,華僑城以19.33億元拍下光明中心區一宗綜合用地,計劃打造一個超26萬平方米的大型TOD商務綜合體,項目命名“華僑城九樾廣場”。
??2022年,項目推出可售型人才房,2023年上半年,項目人才房完成交付。然而,項目在2023年下半年突然陷入停工,施工設施陸續撤出現場,項目的商業、辦公、酒店等公共配套也因此變成爛尾工程,引發剛收房的業主以及周邊居民關注。
??2024年上半年,光明區官方曾向片區市民回復稱:九樾廣場目前緩建的是商辦地塊(辦公、商業、酒店等業態),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多維度原因影響,項目目前暫處于停建狀態。光明集團正在整合優質資源,計劃四季度全面復工。
??但是,臨近2024年四季度,光明區光明集團再次對項目做出回應的時候,在時間節點上,卻變成了“公司正全面整合集團內外優質資源,力求盡快實現復工”。
??有周邊居民稱,九樾廣場的爛尾狀態已有一年多,“聽說業主意見很大,很多人當時都是沖著這些商業和地標才買的房,而且就在地鐵口,這樣爛尾太可惜了”。
??按照原定位,無論是華僑城自身還是光明區官方,對九樾廣場的定位和期許都非常高,該項目被稱為“光明之窗”,原計劃2024年竣工,打造成光明區的一個地標性項目,2022年還曾獲得“光明區十佳高顏值設計方案”。
??但在開發主體華僑城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下,如今的九樾廣場地標夢碎,只剩下爛攤子上遙遙無期的停工。
??“坪山之眼”成了畫餅
??對華僑城感到失望的,不只有光明區,還有坪山區。
??今年1月份,有坪山區居民向坪山區住建局咨詢“華僑城坪山綜合體項目春節后是否能復工”,得到的官方答復卻依舊只有“項目建設單位正積極研究當前市場,爭取早日復工”。
??時間回到6年前,2019年的深圳第一場住宅用地拍賣,其中,華僑城23.34億元獲得坪山一宗商地,按出讓條件規定,這是一個綜合體項目,華僑城需建設一棟高度300米以上的地標建筑。
??諷刺的是,這也成為了華僑城給光明區畫下“光明之窗”的大餅后,幾乎同一時期,給坪山區帶來的另一個前景美好的城市封面級別大餅——定位為“坪山之眼”的華僑城坪山綜合體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為2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0億元,是一個涵蓋商務辦公、五星級國際品牌酒店、集中式商業、文化設施為一體的超高層商務綜合體。
??2020年5月,據“坪山發布”消息,華僑城坪山綜合體正式動工,預計在2025年全部建成。項目被多方寄予厚望,但和其他故事一樣,該項目后面也經歷了漫長的停工。
??直至2023年,有片區居民質疑進度緩慢、是否爛尾之時,坪山區住建局回復稱“該項目2022年8月份開始施工,由于建設單位內部組織結構調整以及資金問題,現場施工處于緩慢進行狀態,暫不存在施工單位退場,停止施工爛尾的情況?!?/p>
??但從一份來自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坪山管理局的回復看,該局表示“關于華僑城綜合體復工事項,我區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2月多次約談華僑城項目公司,該司表示將盡快組織力量對該項目進行復工。”
??沒有停工之實,又何來復工之說?
??坪山華僑城綜合體項目地理位置優越,與地鐵14號線錦龍站無縫對接,附近有多個次新小區,生活氛圍成熟。
??2025年2月,施工現場的大門已被封死,透過工地大門,可看到項目工程仍處于基礎結構施工階段,內部也無施工人員以及任何施工現象。
??現場僅有的一塊占道施工公示牌顯示,項目工程名稱為“華僑城坪山綜合體目”,建設單位為深圳華僑城,施工日期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
??如此優越的位置,如此龐大的爛尾工程,周邊商戶早已習慣,有商戶表示:“這個工地停工很久了,就看到兩個塔吊,我們也看不到里面,但已經好幾年都是這個樣子了?!?/p>
??十年“別墅舊改”一場夢
??深圳市龍崗區的良安田新村舊城改造,曾因是深圳首個“別墅舊改”項目飽受關注。
??良安田新村的建筑主要為工廠及風格統一的三層自建別墅房,建于1993~1994年。2015年7月,良安田新村城市更新單元列入《2015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二批計劃》。
??2016年,華僑城集團開始啟動簽約工作,據悉,至2017年簽約率已達到95%。
??2021年6月,深圳市龍崗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發布關于《龍崗區平湖街道良安田新村城市更新單元規劃(草案)》的公示。彼時,項目舊改辦公室工作人員曾對媒體稱,良安田新村城市更新單元是深圳唯一一例別墅舊改項目,項目由華僑城負責開發,已于2016年開拆。
??但3年過去,進展為零。
??2024年,有良安田新村業主爆料,稱項目啟動征收至今已超8年,仍沒有突破性的進度,并且涉及全部100多戶業主大概率都沒有收到過渡費,華僑城該舊改項目才再次引發關注。
??后續,項目開發單位華僑城城市更新公司相關工作人員曾表示,過渡費發放不及時的原因同房地產行業低迷有關,針對項目進展,華僑城方面也在多方積極推進解決方案。但需注意的是,工作人員沒有明確過渡費發放的時間,也無法確定項目還是否能進展下去。
??目前,項目拆除范圍已全部封閉,可以看到內部多數別墅及原建筑已經全部拆除,僅剩數棟人去樓空的原舊改項目部建筑孤零零地矗立在平地之上。盡管與半年前相比,雜草叢生的工地現今也已平整,但現場仍沒有工作人員或工作跡象。
??自列入城市更新計劃至今10年,華僑城負債累累,“別墅舊改”因此暴雷,如今在這片空蕩蕩的已拆除用地上,只剩下了無數生活軌跡因此改變的業主家庭,以及華僑城當年舊改時的雄心壯志。
??40年時間,華僑城如同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又如同一輛失速的列車,在沖頂云霄之后,隨即開始向滑向深淵。現在,帶著無數人的希望和惋惜,華僑城是一頭扎進漫漫長夜,還是重整奮起?
??這兩個問題,歷史書中,到處都有正確的答案。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
郵編:100037 電話:010-68323566 傳真:010-88386228
Copyright 2010-2014 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30026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179